GUT: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团队首次在人体内证实,葛根素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
这项研究提供证据表明,葛根素能够以肠道为主场,通过调控肠菌定植、改变TMAO的代谢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2024-06-12
STTT: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团队揭示自噬促结直肠癌进展的新机制!
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与MEX3A结合的RNA大多富集在调控细胞自噬的FoxO信号通路,MEX3A的存在就会因此抑制自噬。
2024-04-20
Cell Discov | 重庆医科大学杨培增等团队合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白塞葡萄膜炎中起重要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参与Behçet溃疡性别特异性免疫结果的细胞过程,这可能指导开发合理的针对中性粒细胞的性别特异性免疫疗法,以使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受益。
2024-05-10
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刺激细胞外囊泡来预防炎症性扩张性心肌病
该研究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使用细胞外囊泡依赖的分子机制来防止iDCM进展,LIPU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iDCM的新选择。
2024-05-22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Chk2调节bmi1缺陷诱导的肾脏衰老和纤维化
本研究提供了几个重要的进展,研究者首次证明Bmi1缺陷驱动肾脏内线粒体和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引发RTEC衰老、SASP、Chk2/ p53/ tgf β1介导的EMT和肾脏纤维化。
2024-05-02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高血糖诱导糖尿病患者炎症性心肌病的机制
在心肌病中,hg诱导的FGFR1激活是通过TLR4和c-Src介导的,其聚集在mapks介导的NFkB激活上,从而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随后的纤维化和肥厚。
2024-05-01
《科学·进展》:天津医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胰腺癌干性和化疗耐受性的新机制,饮食干预或可破解!
对100多例PDAC组织样本进行分析发现,BICC1能够帮助PDAC细胞维持癌症干细胞特征,上调与干性相关的基因,增强成球能力等干细胞特性。沉默BICC1会导致癌症干细胞的占比大幅降低。
2024-07-07
Dev Cell | 重庆医科大学谭彬/童超/漆洪波揭示内皮祖细胞影响子宫螺旋动脉重铸调控子宫-胎盘循环的建立
在妊娠期间,子宫螺旋动脉(uSpAs)的重塑经历了与蜕膜和滋养细胞密切相关的阶段,显著影响了子宫蜕膜和子宫肌层的接合区(JZ)。
2024-04-28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发现,隔日禁食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采用16+8禁食可能不利于健康,与每天12-16小时的典型进食时间窗口相比,那些遵循16+8禁食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96%,患有心脏病或癌症的人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也增加。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