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食管癌精准免疫治疗获突破!剑桥大学卢欣教授团队揭示,肿瘤内单核细胞可作为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检测TMC可通过二代测序(NGS)完成,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与TMB同时检测,更好地预测EAC免疫治疗效果,乃至推广到更多已普遍采用免疫+化疗联合治疗模式的癌症当中。
2023-07-13
Gastroenterology:科学家发现用于检测和治疗人类食管癌的新型RNA分子
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编码遗传分子或许在机体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肿瘤进展。
2023-05-29
《癌细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提出指导晚期食管鳞癌精准免疫治疗的全新分型!
综合免疫原性特征和基因变异两方面的发现,研究团队就提出了EGIC分型法(EGIC-3型即免疫原性特征不利+有风险基因变异),从JUPITER-06研究数据来看,分型为EGIC-1/2型,有望从免疫+化
2023-04-20
研究人员构建新分型 助力食管癌免疫治疗精准化
综上,作为首个面向“PD-1抗体+化疗”治疗模式下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转化研究通过对免疫原性指标的优化和对耐药相关的致瘤变异事件的系统性鉴定及多维度整合
2023-05-06
Nature:在巴雷特食管中检测到染色体外DNA或与癌症的发生直接相关
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分析了食管腺癌或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患者机体中ecDNA的发生及发展机制。
2023-04-28
上海东方医院徐美东团队揭示了Linsitinib可能为顺铂耐药的口腔鳞癌患者提供有前景的联合治疗选择
口腔鳞状细胞癌作为食道癌最常见的亚型(84%),仍然是全球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区域层面上,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口腔鳞癌患者经历了最重的疾病负担。
2023-04-23
50万中国人队列首次揭示,年均PM2.5每增加10μg/m³,食管癌风险上升16%
研究者发现,PM2.5水平每增加10μg/m³,食管癌风险就升高16%!如果将参与者按照PM2.5暴露水平依次分为四组,那么最高组相较最低组,风险足足升高32%!
2023-04-26
Cancer Cell | 林东昕/吴晨团队揭示推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癌演进的全新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互作机制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高发的癌症,每年50%的新发病例在我国。由于目前食管癌的早期发现相当困难,导致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20%~30%。
2023-03-28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研究者揭示了FBXW7/MAP4/ERK轴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有效靶点
食道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鳞癌(ESCC)占中国人群食道癌病例的90%。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治疗,食管癌的存活率较低。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依赖于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
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