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研究首次揭示多种竞争性的噬菌体物种能够稳定共存于单个肠道细菌菌株群体中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通过实验测试了一种长久以来的假设,即细菌的遗传多样性限制了噬菌体物种的多样性。
2025-01-09
Cancer Cell:马飞/刘芝华/张泽民/徐兵河/张园园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 RNA 测序,对接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其与抗 PD-L1 抗体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进行了系统分析。
2025-02-10
细菌性阴道病新进展!Cell:宫颈阴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可以预测女性感染衣原体的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细菌性阴道病实际上由两种亚型组成,其中一种亚型会显著增加衣原体感染的风险。
2025-01-31
Nature:开发无血培养快速鉴定细菌药敏技术
QmapID和uRAST平台在临床验证中显示出高精度和低错误率,显著降低了AST总周转时间,优化了抗生素的及时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减少医疗成本。
2024-09-28
Biomedicines:揭示宿主和细菌细胞外囊泡在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基于本文综述,研究者认为,EVs和BEVs或能参与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潜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并调节病变微环境。
2025-01-21
中国科学家发现,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召集肥大细胞,提升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
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免疫+化疗联合治疗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可以通过呼叫“神秘外援”——肥大细胞,更好地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5-02-10
Cell Stem Cell:利用肠道类器官成功确定在暴露于引起腹泻的细菌毒素后,调节电解质和水平衡的特定肠道细胞
利用细胞类型特异性报告类器官和CRISPR介导的基因修饰,研究团队发现Notch信号通路和一种名为SPIB的主调节因子对这些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
2025-02-28
UCSD团队发现,生命早期接触大肠杆菌素的致突变细菌可能导致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
这项突变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某些突变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年龄群体中的流行率差异,强调了大肠杆菌微生物群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可能作为早期致突变因子的潜在作用。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