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农业部全面部署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

农业部28日发出《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5-02-16

手机面部识别靠谱吗?体感应用开发新热潮

大约在10年前,我曾经尝试着去实现一个伟大的计划。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去解锁和登录系统。不过即使在当年我就拥有长远的野望,但那个年代的硬体配置在今天看来犹如龟速。当时主流的摄像头是VGA格式,分辨率仅有640X480甚至会更低。而最先进的处理器仅是主频为1.4GHz的单核心AMD Athlon。因此在当时我们的这个行星上,还找不到廉价的硬体能让系统能在短短的几秒内识别出我的脸。

2015-02-16

脑族易长电脑脸 要常做面部按摩

英国著名整型医师迈克·普拉杰发现,越来越多女性因为久对电脑而长出“电脑脸”,即双颊松弛、颈部横纹、眼角周围和额头皱纹增多。长期盯着电脑屏幕,难免会经常眯眼、皱眉,时间长了容易加深皱纹和鱼尾纹。另外,长期久坐保持一个姿势也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形成双下巴和颈纹。常做面部按摩可有效缓解皮肤松弛的情况。

2015-02-15

Diabetes Care:高血糖或可帮助预测老化个体肌肉强度的下降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国家老化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高血糖或可帮助预测个体机体随着老化引发的肌肉强度的下降。相比正常个体而言,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肌肉缺失的情况往往会加速发生,研究人员到目前尚没有阐明高血糖对肌肉功能下降的影响,而这或许就可以帮助开发出预防糖尿病个体肌肉功能缺失的新型策略。

2014-12-30

PNAS:研究证实导致皮肤老化的自由基影响大气中的自然形成颗粒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松树是导致大气污染的最大贡献之一。它们释放的气体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它们中的多数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发生反应,产生微小的不可见的颗粒从而污染大气。在一项新研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Neil Donahu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松树释放物形成的生物源颗粒(biogenic particle)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具有动态性。

2012-11-18

PLoS One:揭示“自私”线粒体DNA或成为研究人类老化的新型工具

研究小组揭示,他们在这种蛔虫发现了“自私”线粒体的DNA。 (Photo courtesy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首次发现,在任何动物中,一种类型的“自私”的线粒体DNA可以伤害生物有机体并且减少其生存的机会,这和人类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所引发的损伤极其相似。

2012-11-18

PNAS:发现可以帮助老化细胞进行DNA修复功能的特殊蛋白质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为什么细胞会随着其老化而不断丧失修复自身的能力,如今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给出了答案,相应的研究报告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2012-11-18

MCB:硫化氢或成为新一代的抗癌抗老化制剂

2013年1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南华大学的研究者表示,硫化氢(H2S)或许可以延缓机体衰老,在这篇综述文章中,研究者探讨了硫化氢潜在的抗衰老的途径。

2013-01-31

Nature:利用FGF2抑制剂让老化的肌肉恢复青春

2012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鉴定出一种关键性蛋白因子在老化期间导致肌肉的修复能力下降,并且发现利用一种常用的药物在小鼠体内阻止这种过程。尽管这只是初步研究,但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肌肉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遭受损失从而导致肌无力。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Nature期刊上。

2012-11-18

PNAS:乌鸦的面部识别才能的神经基础

科研人员通过脑成像研究发现了乌鸦的记忆人脸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John Marzluff及其同事此前证明了乌鸦拥有记住威胁性的或者中性的人的脸的不寻常能力,但是此前尚不清楚这种能力的神经基础。使用一种称为FDG-PET的脑成像技术——它测量经过标记的葡萄糖的吸收量,作为大脑活动的替代指标——这组作者报告说,当乌鸦看到此前在威胁性或关怀性环境下遇到的人脸的时候,大脑的不同区域会激活。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