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Physiol:高立志等发现植物基因本身特征对其进化命运的显著影响
多倍化在被子植物中普遍存在,几乎所有的被子植物基因组都经历过多倍化事件,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作物都是多倍体或古多倍体。多倍化是被子植物进化的重要力量,许多植物物种就是多倍化形成的。例如,拟南芥基因组经历了至少3次多倍化事件,水稻基因组经历了至少2次多倍化事件,玉米基因组经历了至少3次多倍化事件。在多倍化发生后,整个基因组将经历快速的进化以重建二倍体的二倍化过程。
Nature:研究者揭示细菌保护性蛋白外套的结构特征
尽管细菌用其产生的蛋白质量的1/3来构建其外膜,但是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细菌的外膜S层结构和具体功能。来自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研究者对土壤细菌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的完整S层进行成像至单一的原子规模,他们揭示了保护层的蛋白质可以像中世纪骑士的盔甲一样互相挂住。研究者Stefan Howorka解释道,尽管研究者发现了很多的细菌,可是对于蛋白质外套仍然知之甚少。
PNAS:生命早期的经验会微调大脑的面部处理系统
科研人员报告说,大脑的人脸视觉处理系统在生命早期的一个增强了的神经可塑性时期进行了微调。此前的研究提示这样一个时期在生命的头几个月存在,但是究竟神经回路是新建立的还是仅仅在这个时期进行了调整还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Brigitte Röder及其同事研究了出生失明、至多14年后视力恢复的11个人,并且研究了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以及有部分视力的受试者。
具有混合特征的头颅阐释了人类的演化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一个单一的挖掘遗址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批古人类物种化石,它们可为尼安德特人的起源和演化提供线索。他们在这些化石中确认了源自尼安德特人的特征以及与更为原始的人类有关的特征。这一“镶嵌模
Science:一种精确指示结肠直肠癌的表观遗传学特征
4月12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pigenomic Enhancer Profiling Defines a Signature of Colon Cancer,”,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能精确指示结肠直肠细胞是癌性的表观遗传学特征。
23andMe专利获批,可设计新生儿身体特征,但23andMe否认会将该技术付诸实践
多亏了有23andMe这样的个人基因技术公司,我们才能更快并且更容易地知道我们是谁。但是,个人基因技术会不会有一天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之外,开始可以为我们“定向设计”我们的下一代?比如一个妈妈说她想生一个金发碧眼的宝宝,技术就能帮她实现。而根据近期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23andMe 的一项可以让父母选择未来孩子身体特质的专利申请已经通过。 这份专利申请是 23andMe 于 2008 年时提交的。
Development:基因表达如何影响面部表情
一个人的面部是呈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面部形象在早期发育时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不太清楚。近日,Chong Pyo Choe博士后研究员对这一系列谜题展开了调查。
CDPS:人面部表情符号源于本能生理反应
目前,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报告"What Are Emotion Expressions For?"证实,人类面部表情符号首先源自本能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发展,才逐渐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喜怒哀乐”面部表情符号,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
:鉴定出I型糖尿病特征性脂质谱
简介:脂质与蛋白质、糖类和核酸是生物有机体中四种主要的分子组分。脂质储存能量,组成细胞的结构,参与细胞信号传导。脂质组(lipidome)指的是细胞中所有的脂质,而脂质组学(lipidomics)指的是对脂质组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