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边缘区B细胞通过胞啃作用获得cDC树突细胞功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补体分子和MHC II之间的分子联系,这种联系使MZ B细胞和cDC能够合作执行这两种细胞类型都不能单独执行的免疫功能。
《柳叶刀·肿瘤学》:对PD-1/PD-L1抑制剂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需另谋出路
凭借超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肺癌成为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80%以上。目前,单独使用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以及二者分别与化疗配合的治疗方案,已成功跻身于NSCLC的一线治疗行列[1-3],但大部分患者要么对该方案无反应,要么在治疗期间仍会发生进展。好在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工作机
Science:王立平团队等发现大脑序列信息编码的“降维”策略
无论语言沟通、执行动作还是情景记忆,本质上都涉及大脑对时序信息的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序列信息编码被认为是人类语言句法结构的前提,对机器学习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对其编码机制人们却知之甚少。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平团队、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闵斌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唐世明
Nucleic Acids Research:水稻非B型DNA二级结构的鉴定及功能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文利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i-motif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the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transposable elemen
高福院士发布华南海鲜市场调查报告:未发现市场动物与新冠关联,该市场非新冠疫情源头
随着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新冠变异株的出现,近期国内疫情形势再度紧张了起来,其中香港的疫情十分严峻,3月4日新增52523例确诊病例,新增136例死亡病例。持续了两年多的COVID-19大流行仍未结束,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仍将继续。为了抗击新冠疫情,除了加速研发针对变种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之外,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Molecular Cancer :尹玉新团队发现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环状RNA,能够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
PTEN,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之一,肿瘤数据库统计显示,PTEN基因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中共发现超过2700多种突变。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PTEN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合成方面的微小变化即可对肿瘤生成产生重要影响。PTEN基因敲除小鼠多脏器发生肿瘤,表明PTEN在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脂质和蛋白质双
近期科学家们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它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最终导致部分肝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性肝癌。近1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从18%急剧增长到29%,其增长速度是西方国
Molecular Cancer: 单细胞RNA-seq分析发现一种非编码RNA介导肝癌对索拉非尼治疗的耐药性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是fda批准的一线药物,用于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不幸的是,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总体生存期仅提高了3个月。在初步应答后,大多数肝癌患者出现抗药性和疾病进展。
欧盟批准拜耳首创药物Kerendia(finerenone,非奈利酮),在中国已进入审查!
Kerendia是第一个在CKD合并T2D的患者中显示出积极的肾脏和心血管结局的非甾体类选择性MRA。
SPR206支气管肺泡灌洗(BAL)1期获阳性结果,云顶新耀引进大中华区!
SPR206是一种潜在的同类领先的新型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旨在减少目前临床上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治疗时产生的肾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