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AC:张云等新型类抗生素保护临床耐药菌感染药效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美国著名药理学和药学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fficacy of OH-CATH30 and its analogs against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vitro and in mouse models ,”,文章中...

2012-11-18

Nature Materials:一种特殊短为癌症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 (Natur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教授研究组题为Tuning the autophagy-inducing activity of lanthanide-based nanocrystals through specific surface-coating peptides 的研究论文。

2012-11-18

高通量多肽阵列技术发展—博健诺威成功案例

后基因组时代,科学家们已将研究重点由基因组学研究转向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以研究细胞蛋白质的组成和机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与疾病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为主。而蛋白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如其它蛋白质、核酸及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则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部分。目前,许多技术已开发用于这一相互作用研究,多肽阵列技术是其中关键且最好的技术之一。

2014-01-21

BJGP:隐性血尿或可发生膀胱癌

2014年9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的研究发现隐形血尿可能是膀胱癌发生的早期警告信号,这或可对临床医生就诊有参考价值。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60个人中有一个人超过60岁就会产生隐性血尿(由医生测试

2014-09-03

ACIE:环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环酯肽类抗生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生物活性活性显著的抗生素,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黑莫他丁(himastatin)是由链霉菌产生的,组成其分子的六个结构单元以DL交替方式排列并且形成结构对称的二聚体。自其发现以来,以其新颖、复杂的结构特征和良好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引起了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利用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技术改造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已经成为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手段。

2012-11-18

:新型有助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4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基于自然产生的C3a肽,研制出了一种候选药物。C3a肽是调节免疫反应的核心成员,能够增强或阻止其活动影响的药物或将有助于治疗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药物化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首先创建了名为C3a受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该蛋白位于人体细胞的表面,并在调节免疫系统下属的补体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12-11-18

J Med Chem:天然抗菌的选择性免疫激活功能和败血症预防效应

cathelicidin肽选择性地激活体内天然免疫响应,在不引起大量有害炎症因子(如TNF-α, IL-1β等)激活的同时,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地刺激炎症抑制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对于全身性和致死性败血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2013-11-09

Infect & Immun:共生菌可产生特殊的多糖分子帮助调节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来自小鼠机体细菌(无害)产生的信号物可以抑制人类胃肠道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杀灭主要呼吸道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能力,该研究为揭示机体重要的共生细菌对人类健康及机体生理学的调节提供了新的线索。

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