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volution:秀丽杆线虫能以雌雄间性方式繁殖

为了繁育后代至少需要两性物种进行繁殖,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方式产生不同的性别。一些动物(包括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使用一种特殊染色体性鉴别系统——雌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性拥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2012-11-18

Environ Sci Tech:来自太空的电源“超级

已确定细菌为高效发电器,此细菌通常是在地球30公里以上发现的细菌。 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 )是一种常见微生物,它存在于与卫星一起绕地球运行的高浓度平流层中,是一种超级生物膜的一个关键组分,这种生物膜已被一队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工程构建。

2012-11-18

Science:扁藐视生物学规则——涡虫再生 无中心体。

(淡水扁虫:涡虫,生活在欧洲南部和北非,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没有中心体的动物。) 2012年1月5日,据《每日科学》报道,在《科学》期刊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和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斯托瓦斯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已经发现蠕虫缺乏一个关键的细胞结构,即所谓的"中心体",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其对于细胞分裂至关重要。 每种被研究的动物,从最高级的哺乳动物最低级的昆虫,其细胞内都有中心体。

2012-11-18

Cell Host & Microbe:秀丽杆线虫识别外毒素A来抵御绿脓杆菌的感染

近日,Cell旗下著名杂志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刊登了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Host Translational Inhibitio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 Triggers an Immune Response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文章中...

2012-11-18

:用寄生作载体为牛打疫苗

一提起寄生虫,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它们引发的各种疾病,其实寄生虫有时也有巧用途。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就利用一种在牛体内生活的寄生虫为载体,给牛接种了能预防相关疾病的疫苗。 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网络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学》中报告说,这种可用作疫苗载体的寄生虫名为“泰氏锥虫”。它是一种无害寄生虫,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携带具有疫苗效果的物质并能够在牛体内释放。

2012-11-18

:中国栉江珧中存在五个存种类

栉江珧是一种大型底栖海洋贝类,广泛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海域中。该种类因味道鲜美而广受欢迎,在中国以及周边国家地区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该种类分布较广,形态变异较大,其分类地位一直比较混乱,仅在我国沿海沿海,尤其南海海域中就已经发现多个不同的形态类型及大量的中间类型,给栉江珧的分类带来较大困扰。有研究者曾尝试利用形态特征和同工酶等进行分析,认为栉江珧可能存在隐存种。

2011-10-29

PLoS ONE:王琛柱等棉铃虫烟青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研究组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气味结合蛋白——OBP10。一般认为,这类蛋白在嗅觉感器中发挥作用,用来运输气味分子到嗅觉受体上。但是,研究人员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发现,这种蛋白不仅表达于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嗅觉器官(触角)中,而且在雄蛾的精液中也有表达。进一步研究证明,雄蛾可以通过交配将蛋白传递给雌蛾,并最终出现于雌蛾产的受精卵表面。

2012-11-18

PLoS Pathog:揭秘血清素促进寄生运动的机制 为开发寄生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控制寄生虫运动的新型分子路径,由于协调运动对于寄生虫的生活周期非常关键,因此该分子路径的蛋白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新型的靶点药物。

2014-01-22

Nature:二甲基巯基丙酸由珊瑚的生物合成

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是一种广泛分布的代谢物,被海洋细菌转化成挥发性气体二甲基硫化物(DMS),后者是大气中硫的一个主要来源,有助于云的形成,从而影响气候。 Jean-Baptiste Raina等人在本文中报告了DMSP由两种常见造礁珊瑚Acropora millepora 和 Acropora tenuis的形成。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