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iabetes:上海健康郭非凡组发现糖皮质激素促进肥胖发生的新通路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院郭非凡研究组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在进一步了解糖皮质激素如何诱导肥胖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据该文章介绍,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脂肪量增加,但其中隐藏的机制还不明确。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下丘脑SGK1激酶如何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肥胖。众所周知SGK1的表达受到急性糖皮质激素处理

2018-01-11

Leukemia:中科科学家发现促进MLL重排型白血病进展的新机制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Leukemia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组蛋白三甲基转移酶SETD2发生失活突变,会通过改变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水平,参与MLL基因重排型急性白血病的进展。该研究为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信息。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曾经发现大约22%的MLL基因重排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携带SETD2基因的

2018-01-11

中科和北京大学合作揭示内质网应激蛋白ATF6调节人干细胞衰老的新机制

2018年1月5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汤富酬实验室、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实验室合作,在Cell Discovery杂志发表了题为“ATF6 safeguards organelle homeostasis and cellular aging in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绘制了多种人干细胞和体细胞受内质网应激蛋白

2018-01-11

以苏大附二为首的复发性流产多中心研究正式启动

苏州市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暨复发性流产研究启动会在2017年12月9日于苏州胥城大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多名著名的生殖内分泌专家做演讲。本次大会进一步规范了不孕症与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并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大会最具意义的是复发性流产规范化诊治多中心研究的启动。启动会的发起人苏大附二院妇产科张弘主任,根据其院内开设复发性流产专病门诊近十年来的总结,并

2017-12-13

中科植物所揭示水稻株型建成分子机制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种康带领的团队通过生理学检测、生化手段验证和遗传学观察,进一步阐明了水稻中微RNA通过植物激素信号途径调控水稻株高与叶夹角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植物激素精细调节水稻株型提供了新的资料。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学》杂志上。微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生物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长度约在22个核苷酸左右的RNA分子,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但能

2017-12-07

中科昆明动物所等揭示帕米尔人群的源流历史

帕米尔高原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但帕米尔高原人群源流历史却一直鲜为人知。近日,中科院副院长、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率领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教授哈木拉提·吾甫尔的团队开展合作,发现帕米尔高原人群体现出东西方遗传混合的特征,大多数混合事件发生在末次盛冰期之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在1838年被到访的英国探险者John Wood首次赋予

2017-12-03

中科科学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专家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自2005年以来,多个研究团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多种菊头蝠中发现了越来

2017-12-05

中科昆明动物所发布精准诊断一类疾病的核心使能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团队发布了两项生物信息技术(算法和软件)可用于精准诊断菌群相关疾病指标的研发,也可用于其它环境微生物群系监测的研究。相关研究分别发表在《微生物生态学》和《科学报告》上。现今,仍有一类疾病(例如乳腺炎、BV、IBD、肥胖、牙周炎等),由于对其发病机制缺乏完整了解,使临床诊断存在诸多障碍。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就是与人体“菌群失调”密切关联,类似于自然生

2017-12-04

乐卫东教授专访——大连医科大学附一/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

编者按:继201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自噬领域的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后, 自噬(autophagy)成为继凋亡(apoptosis)后,当前生命科学又一个研究热点。然而,有关自噬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自噬发生机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澄清,如自噬的调控机制、自噬与肿瘤的关系以及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机制等。加深自噬机制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非

2017-11-28

医药卫生学部7人入选2017中国工程院士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最终候选人名单。医药卫生学部7人入围,分别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兆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兰州大学王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中国工程院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