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活性成分研究获进展
中药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属于药食同源资源,在我国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花椒的根、干、枝、叶、果实均有特殊用途。花椒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同
辣木降糖、降脂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获进展
辣木Moringa Oleifere,又称鼓槌树Drumstick tree,为辣木科(Morangaceae)的多年生落叶乔木,因其根有辛辣味,故而得名辣木。辣木不仅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及对人体有益的钙、钾、铁和硒等营养物质,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如抗菌、抗癌、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等。2012年,我国卫生部将辣木叶批准为
澳研究发现肝脏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降血糖
澳大利亚等国研究人员发现,由肝脏自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实验鼠的血糖水平,希望未来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布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玛格达莱妮·蒙哥马利表示,研究人员发现当实验鼠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时,肝脏会分泌一种叫作分泌性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的蛋白质,由此猜想这种蛋白
非洲药用植物苦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地区,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自北向南依次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以及南非高原,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非洲地理地貌和气候因素复杂,降雨量差异大,垂直温差悬殊,其独有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非洲大陆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药用植物更是成了非洲当地居民预防疾病和保障健康的最重要的天然产物。“非
降血糖、降血脂、抗癌... 11款潜在重磅药今年有望上市
每年很多创新疗法都会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然而只有少数新药可能成为重磅药。虽然重磅药的成功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对特定疾病患者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小的副作用。日前,全球性专业咨询服务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2020年有望上市的重磅新药榜单。根据该公司的预测,有11款潜在重磅新药可能在今年上市。R
诺和诺德Tresiba(德谷胰岛素)降血糖疗效优于赛诺菲U300(甘精胰岛素)、低血糖风险更低!
2019年09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糖尿病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近日在巴塞罗那召开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了头对头临床研究CONCLUDE(NCT03078478)的新数据。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性、达标治疗多国研究,共入组了1609例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评估了Tresiba(insulin degludec,德谷胰岛素)与赛诺菲公司的甘精胰岛素U3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中药与天然药物是我国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从中发现并制备具有强生物活性的苗头分子一直都是药物化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创新的重点内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杨军丽团队,针对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重复分离严重、靶向制备技术缺乏、活性筛选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毛细管电泳、比色/荧光分析等技术和方法构建了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快速发现新策略。研究人员利用
口服索马鲁肽更新3期结果 降血糖还能减体重
近日,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公司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度大会上公布了其口服索马鲁肽的两项3a期临床试验最新数据。与对照药物相比,在2期糖尿病患者中,它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糖,还可以帮助减轻体重。作为一种天然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索马鲁肽能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刺激胰岛素生成,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食欲和食物摄入量。在过去的一系列临床试验中,它已展
《科学》子刊发现药物"非活性成分"可能引起意外副作用
吉奥瓦尼·特拉维索(Giovanni Traverso)博士是哈佛医学院旗下布莱根妇女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教授。5年前,他观察到了一起奇怪的病例。当时,一名患有乳糜腹泻的病人正在接受治疗。这种疾病隶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往往由麸质过敏引起。这种疾病在美国并不罕见,医生们也为他提供了常用的奥美拉唑(omeprazole)进行治疗。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接受治疗的一周后,症状非但
Sci Trans Med:药片与胶囊中的非活性成分或许会引发过敏反应
2019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布莱根妇女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美国绝大多数最常用的处方药含有至少一种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这些被称为“非活性成分”的物质可以改善口服的味道,保质期,吸收和其他特性。然而,作者发现,所测试的所有口服药物中有90%以上含有至少一种可引起过敏或过敏的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乳糖,花生油,麸质和化学染料。该团队的研究结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