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STTT:同济大学陈昶团队在肺移植与气管移植领域取得新突破
研究团队从组织发育和器官移植需求出发,采用“体外塑形”+“体内塑性”的思路,将受体作为组织发育生物反应器,采用预血管化后带蒂原位移植方案,完成长段缺损气管的重建。
2023-10-17
Cell子刊:熊伟/陈珏/李敏等解析暴饮暴食的肠-脑轴神经环路机制
作者进一步对OD小鼠进行全脑c-Fos染色并对潜在的候选核团进行化学遗传及光遗传操纵。当丘脑室旁核PVT被激活时,小鼠出现了明显的OD症状;而当OD建模小鼠的PVT被抑制时,其过度进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
2023-10-07
暨大吴政、陈功团队揭示高滴度AAV的毒副作用
总之,本研究提示在利用AAV作为基因递送载体时,一定要注意病毒滴度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副作用的影响,将病毒滴度降到安全范围以内,以免破坏脑血管结构,进而导致免疫细胞浸润。
2023-09-22
陈孝平院士获2023年度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9月28日,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官方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荣获2023年度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贡献奖及金质奖章,他也是2023年度全球唯一获此
2023-10-05
Cell:瞿介明/诸江/李庆云/陈赛娟团队全面分析灭活疫苗对Omicron感染者免疫反应的影响
该研究揭示了3次增强剂疫苗的独特特点,即在Omicron感染时通过“训练天然免疫”诱导单核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从而提供保护性免疫。
2023-10-07
又一诺奖风向标颁发,cGAS-STING通路发现者陈志坚获Horwitz奖
该奖项于1967年设立,创立者为S. Gross Horwitz,以其母亲Louisa Gross Horwitz的名字命名。
2023-09-27
Cell:清华大学陈浩东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植物感受重力的分子机制
该成果为120年前提出的“淀粉-平衡石”假说提供了分子解释,揭示了植物感受重力的分子机制,是植物信号转导领域的重大突破。LAZY与TOC两类蛋白均在不同植物中广泛存在
2023-09-27
成果登上Cell,解决百年科学难题,两位95后博士转身创业,推动美妆原料源头创新
赵亚冉和陈家悦已经取得了科研工作者们梦寐以求的成绩,而他们为未名拾光定下的远大征程,正在徐徐展开。
2023-09-26
博士期间已Nature+Science在手,年仅30的她再发Science,揭示全新的蛋白质降解机制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发现的Midnolin-蛋白酶体途径,可能代表了蛋白酶体绕过传统的泛素化系统来实现许多核蛋白选择性降解的通用机制。
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