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Science:工程病毒颗粒在类器官中“出手”,成功将囊性纤维化关键突变G542X转为G542R

研究利用工程病毒样颗粒递送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在患者来源的肠道类器官中,将囊性纤维化致病突变G542X编辑为G542R,恢复了部分CFTR功能,为该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025-04-17

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揭示中国成年人脂蛋白a现状,并发现脂蛋白a水平高与动脉粥硬化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不仅为Lp(a)的中国数据填上了空白,也打破了全球相关领域研究的队列规模记录。

2025-05-10

乔治·丘奇团队利用多重基因编辑,创造出猛犸象一的长毛鼠,计划2028年复活猛犸象

猛犸象,是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其中体型最大的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 12 吨,是其现存近亲亚洲象的 3 倍。

2025-03-06

​【双向免疫调节新方案】告别免疫失衡,天然免疫调节剂脾氨肽口服溶液破解儿童过敏-腺体肥大双重难题

入春以来,随着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激增,过敏性鼻炎患儿数量明显上升。这些孩子频繁出现鼻塞、流涕、夜间打鼾等症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腺样体肥大的问题。

2025-04-21

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研究者指出,尽管高教育水平通常被视为认知保护因素,但在Aβ负荷存在时,可能因更强的脑连接性而加速tau传播。Aβ靶向治疗则可部分缓解该风险,特别是在高教育水平个体中。

2025-07-09

中国创新药国际化,需要什么的CRO引擎?

在当前创新药行业复苏历程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创新药出海国际化势不可挡的潮流,尤其中国创新药BD出海达成众多重磅交易。

2024-12-21

eLife:破坏细胞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或能让乳腺癌细胞的行为像干细胞一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干扰技术来靶向作用波形蛋白或XIST或能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乳腺癌新型疗法策略。

2025-02-23

“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技术”中试成功

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中试技术有望为乙二醇产业链升级、生物基聚酯生产、我国绿色化工提供重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0-20

Int J Nanomedicine:生姜外泌体纳米颗粒可增强光疗效果,显著抑制乳腺癌发展

本研究构建了由姜源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和吲哚菁绿组成的GDNPs@ICG纳米平台,其光热转换效率达26.38%,在体内外实验中通过多种机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