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多年科学家终发现诱发食物过敏的关键原因—机体过度活跃的食物质量控制系统!
2021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30多年的时间里,食物过敏事件在发达国家中急剧增加,比如美国有高达8%的儿童会对诸如牛奶、坚果、鱼类和贝类等食物产生潜在的致命性免疫反应,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食物过敏的产生是因为现代环境中注入寄生虫等天然病原体的存在,这反过来又会使得进化应对诸如这种天然威胁的
成人型糖尿病2型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机制研究获进展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GCK-MODY),也称为MODY2,是由于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遗传病。除妊娠特殊时期外,多数GCK-MODY患者无须药物治疗。正确鉴别GCK-MODY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可避免不必要的治疗。GCK-MODY的临床误诊率较高,基因检测仍是诊断GCK-MODY的金标准,但技术和经济限制使其
首次揭示癌细胞劫持一种胚胎生存途径,像熊一样冬眠以逃避化疗
2021年1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利用一种古老的进化生存机制,癌细胞进入一种缓慢分裂的状态,以在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造成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拿大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科学家Catherine O'Brien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发现当受到威胁时,所有的癌细胞---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癌细胞亚群---都有能力过渡到这种保护状态,在这种
新的刑法修正案通过:非法采集人类遗传物质最高可判七年
据全国人大官网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药品注册造假正式入刑值得关注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多处修改涉及医药领域,包括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规定。其中,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8个基因足以将小鼠干细胞直接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
2020年12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九州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仅需激活8个表达基因控制蛋白的基因就足以将小鼠多能性干细胞直接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oocyte-like cell),而且所形成的卵母细胞样细胞在成熟后甚至可以像卵细胞一样受精。这一发现除了为卵细胞发育机制提供新的
Science:首次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构建出胚胎躯干样结构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特殊凝胶中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一种称为胚胎躯干样结构(embryonic trunk-like structure, TLS)的结构。这些TLS结构能在五天内从细胞团块中发育出神经、骨骼、软骨和肌肉组织的前体。这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