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及一堂公卫课在武汉顺利召开,华大智造助力打造公卫防控体系建设"湖北样板"
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现场(摄影记者:高勇)9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顺利召开,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举办的最高规格的生物产业峰会。钟南山、李兰娟、王福生、张定宇等多位抗击疫情的院士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就疫情防控形势作出最新研判,并对相关技术与产业发展作出最新解读。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理事长杨焕明,以及华
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也不能延误急危重症患者治疗
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流程的通知》,其中明确医疗机构要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治疗或推诿急危重症患者。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医疗机构要在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做好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患者的诊疗管理
高福等学者开发防SARS、MERS通用疫苗设计
眼下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以及此前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均由β属冠状病毒(CoV)引发。不过,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仍未上市。当地时间6月2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等人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A univ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一步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应对能力的通知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医疗服务保障,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一步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应对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建设,统筹推
专家:北京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 公众应做好防护理性看待
记者从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11日至7月4日北京市累计报告33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截至7月4日,已连续7天每日新增病例保持在个位数水平。专家提示,连日来北京新增病例数保持在低位,出院病例数不断增加,首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向好;公众应理性客观看待新冠病毒,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需要认识
权威盖章科学监测血糖 打好防“疫”抗“糖”持久战
目前,中国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自我防护,加强健康管理也应逐渐成为常态化。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流行慢性病的特殊人群来说,提升免疫力,科学有效管理疾病,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保障生活质量。最近,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文章指出显示,糖尿病和新冠肺炎之间存在双向关系[1]。一方面,糖尿病会增加新型冠状肺炎患
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印发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的通知
近期,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印发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做好防护,结合夏季防控特点,我们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
十载同新 筑梦起航:第十届辉瑞新视角乳腺癌高峰论坛:以诊疗均质化引领乳腺癌防控关键十年
2020年6月14日,由辉瑞公司主办的“第十届新视角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线上同时拉开帷幕。本届学术大会以“十载同新”为主题,与会专家分享了十年乳腺癌防控成果,解读了前沿诊疗策略趋势,以期推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学术发展及诊疗均质化,进而帮助更多乳腺癌患者提高生存获益、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总体目标。 第十届新视角乳
国家医政医管局 发布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
近日,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当前,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为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各项措
出现症状前已传染他人 系列新冠传染病例提醒重视防控
随着中国在疫情通报中公布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并加强筛查、防控,无症状感染者相关的潜在风险和管理再次成为大众关切的科学问题。在美国疾控中心旗下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MMWR)的最新文章中,新加坡卫生部、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的团队报告了极可能因发病前传播而造成继发感染的10个病例。作者团队指出,这些发现支持了“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前就排出病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