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最新Nature:冯越团队建立噬菌体反防御“海绵蛋白”研究新范式
噬菌体编码的抗细菌Thoeris系统的“海绵蛋白”Tad1和Tad2均为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口袋的“超级海绵蛋白”,并同时能逃逸细菌免疫。
2024-11-03
鼠李糖乳杆菌缓解肠炎的新机制
鼠李糖乳杆菌GG(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因其良好的安全性而成为最广泛使用和研究的益生菌之一,LGG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果良好,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2025-02-19
研究揭示核小体乙酰转移酶NuA4的动态机制
研究揭示了酵母中pNuA4对底物核小体进行乙酰化的完整过程,明确了pNuA4乙酰化多个赖氨酸底物的具体机制,展现了pNuA4在乙酰化核小体过程中的动态顺序与结构模型。
2025-03-30
Cell:揭示在肠道寄生虫感染时维持肠道功能的新型免疫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King教授团队研究了小鼠中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并发现干扰素——一种主要因在防御细菌或病毒感染中发挥作用而闻名的免疫信号——在肠道寄生虫感染期间被产生。
2025-06-12
浙大校友一作Nature论文:揭开癌细胞抵抗铁死亡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发现并证实,糖胺聚糖驱动的脂蛋白摄取是癌细胞抵抗铁死亡的关键机制,干扰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或急性降解细胞表面的糖胺聚糖,会降低对脂蛋白的摄取,使癌细胞对铁死亡更敏感。
2025-06-13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他们发现,暴露于抑制核糖体的化合物的细胞中,含 m6A 的信使 RNA 水平异常高,而正常情况下这种水平很低。这说明核糖体参与了降解携带m6A 的 mRNA 的过程。
2025-05-25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别差异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揭示了BTZ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存在性别差异,提出了ICAM-1介导的性别特异性免疫通路驱动“血管周围巨噬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轴激活,从而诱发女性个体中BTZ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论框架。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