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B:某些T细胞可能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作用
2014年1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利用小鼠开展的新研究表明,一类不寻常型的免疫细胞即所谓的“γδT细胞”可能是一种新药物靶标,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该研究报告发表在Journal of Leukocyte
Nat Biotechnol:新技术可将胰腺外分泌细胞转化成为胰岛素β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活体中的任何类型细胞后,细胞还可以长时间维持其功能。
FFA2和FFA3缺乏增加胰岛素分泌
2015年1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2型糖尿病是一项全球性健康问题,而其发病特点在于高企的血糖无法刺激胰岛 细胞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恢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针对胰岛 细胞的新型治疗策略被认为具有巨大的临床前
Islets:科学家发现特殊基因可重新激活产胰岛素β细胞表达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sle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博里汉姆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基因或可帮助阐明糖尿病发病的根源;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血糖影响着4亿人的健康,为了深入研究者这种特殊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转向了对患糖尿病的学生进行研究。
营养所研究人员发现节律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分子机制
近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正式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的研究论文“CLOCK/BMAL1 Regulates Circadian Change of Mouse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by SIRT1”。
勃林格-礼来基础胰岛素LY2963016疗效与安全性媲美来得时
勃林格-礼来联盟基础胰岛素LY2963016疗效和安全性媲美赛诺菲来得时(Lantus),该要将成为来得时的劲敌。来得时专利于2015年2月到期。
Diabetes Care:基线抑郁症状可预测儿童胰岛素抵抗情况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基线时抑郁复合症状可预测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期间的胰岛素抵抗进展,并且与体质指数(BMI)变化无关。未来须明确在青少年中实施减轻抑郁症状的早期干预能否减轻后期胰岛素抵抗发展以及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论文于2011年9月12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 此项研究共纳入115例年龄为5至13岁的儿童,并在基线和6年后对其进行评估。
《生命科学》于2015年第6期出版纪念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专刊
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与影响。
ADA 2015:礼来基础胰岛素peglispro治疗1型糖尿病比来得时(Lantus)更有效
peglispro治疗1型糖尿病比来得时(Lantus)更有效,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优效性、夜间低血糖风险更低、降低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