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这种链非编码RNA或是罪魁祸首

总而言之,这项发表于 Science 的最新研究表明,Aβ病理可以诱导人类神经元发生坏死性凋亡,而MEG3的急剧上调是其关键因素。

2023-09-18

吸金1000万美元,英国初创开发「无TdT」酶技术的DNA合成法,准确率可达90%

DNA 聚合酶在核酸的复制、修复以及重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都离不开 DNA 聚合酶。

2023-08-28

东亚人易感新冠!全球首个全基因组测序找到易感基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长新冠(Long COVID)指新冠感染者在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情况解释。研究显示

2023-07-20

复宏汉霖朱俊接任首席执行官,张文杰担任董事

2023年7月17日,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张文杰先生因工作重心调整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同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朱俊先生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作为首席执行

2023-07-18

Nature:随着年龄的增加,基因读取速度更快,也更容易出错

快速但马虎,这就是基因转录随年龄变化的方式。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科隆大学、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五种不同模式生物和多种组织的转录过程,发现了一种导致衰老的新

2023-04-25

研究揭示核心蒴苣苔亚族异源多倍体起源及快速分化

全基因组复制(或古多倍化)在被子植物进化历史中普遍存在,但古多倍化事件在“生命之树”上的具体分布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多倍体一般存在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两种形式。

2023-05-29

端粒不能抗衰老,反而增加肿瘤风险

研究发现了与长端粒相关的POT1突变赋予了家族性克隆性造血综合征的易感性,该综合征与一系列良性和恶性实体肿瘤相关。这些表型的风险是通过延长细胞寿命和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端粒长度的能力介导的。

2023-05-11

《自然》子刊:百岁老人寿命,肠道病毒帮大忙!MIT/哈佛团队发现,百岁老人肠道中病毒多样性丰富,可调节肠菌代谢,或能预防感染

他们研究了百岁老人、老年人(60-100岁)、年轻人(18-60岁)和婴幼儿(1岁以内)的肠道病毒组数据,发现与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组更加多样化。而且,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的生活方式似

2023-05-31

Nature:新技术绘制出细胞读取基因组的位置和方式

一项新新的研究指出一种称为空间组学(spatial omics)的技术可以被用来同时绘制基因如何开启和关闭以及它们在组织和器官的不同区域如何表达。

2023-03-31

因美纳首创产品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同台仪器实现和短读测序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3年3月14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其首款基于新型Illumina Complete Lon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