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血桐和野桐植物谱系发育关系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生物学研究组的博士后Joeri及其合作者(荷兰Leiden大学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利用贝叶斯钟重建和分析了血桐属和野桐属这两个大分子种属的数据。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多个化石校准

2014-02-25

JCM:下水道系统或是镰刀菌真菌重要感染源

近日,J Clin Microbiol杂志上刊登的一项关于浴室排水漕镰刀菌属真菌传播的研究"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diverse human pathogenic types of the fungus Fusarium detected in plumbing drains"显示,下水道系统可能是镰刀菌属真菌感染人类的重要来源。

2012-11-18

古脊椎所等研究发现伤齿龙一新

1988年中国与加拿大联合考察时发现的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IVPP V 10597,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2-11-19

Taxon:孙航等确立喜马拉雅横断山的特有假合头菊

近日,国际植物权威期刊TAXON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arasyncalathium J.W. Zhang, Boufford & H. Sun (Asteraceae, Cichorieae): A new genus endemic to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

2011-12-21

:栎叶性状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研究植物性状对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演化的历史还可为研究植物演化的机制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化石作为过去生命的直接证据,是研究植物演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把钥匙。

2013-07-05

记支持“健康快车2011光明行”慈善活动

p{text-indent: 2em;} 山西大同2011年8月8日电 /美通社亚洲/ -- 由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和健康快车香港基金主办的“健康快车2011光明行”在山西大同举行发车仪式。李锦记集团捐资约80万元港币,组织车队支持此次自驾车慈善募捐活动。李锦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冯振华先生和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企业事务总监杨国超先生出席了发车仪式并驾车参与此次光明行活动。

2011-08-09

Taxon:吴征镒等保亭花系统学研究获进展

极度濒危中国特有植物——保亭花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axon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Wenchengia (Lamiaceae): A taxonomically enigmatic and critically endangered genus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他们在保亭花属系统学研究中获得的新进展。

2012-04-18

Ann Bot:穇异源四倍体物种杂交起源研究获进展

禾本科1/5物种起源于杂交事件,重建低拷贝核基因系统发育关系为解释物种杂交起源提供了证据。穇属(Eleusine Gaertn.) 隶属于禾本科虎尾草族核心群Chloris group,约10种,分布在热带东非、印度—马来西亚和热带南美洲,是典型的适应辐射类群。该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可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

2011-10-24

PLoS One:曾章等解析雷公藤分子作用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厦门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ntagonist Effect of Triptolide on AKT Activation by Truncated Retinoid X Receptor-alpha,”,文章中,研究者从传统中草药雷公藤分离出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