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看似无用的重复性DNA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工程和基因组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基因表达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发现,被认为无作用或者“垃圾”的STRs实际上在调节基因表达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揭开了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类新型的遗传突变。
实验的可重复性差都有哪些原因?
在上个月末的《Science》杂志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Brian Nosek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题为《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文章。文中,研究者们提到,尽管他们能够重复出最近的1
Nature Cell Biology:华人科学家发现肿瘤扩增新机制
科学家已经知道,激活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能够促进很多种肿瘤的继续恶化。如果用一种细胞因子或者分子能够阻止肿瘤中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那么癌细胞继续扩增就可能被遏制住。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东北农大学者因“内容重复”主动撤销一篇论文
学术期刊《动物科学与生物技术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1月23日发表声明,撤销一篇来自中国东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 撤销声明说,由于该论文有大量内容和之前已发表的论文重复,因此作者要求撤销该论文。我们同时对此表示歉意。 该论文通讯作者李辉现为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批过度重复药品目录公布 产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CFDA)通过全面筛查国内已上市药品和正在申报注册药品,遴选出相同活性成分、相同给药途径药品批准文号数量在500个以上的34个品种和相同活性成分、相同给药途径药
CFDA:第二批过度重复药品目录
11月14日,CFDA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目录的公告》,公告称:为更好地引导药品合理申报,避免市场药品同水平重复,防止研发投入风险,促进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北京生命科学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例MALBAC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2014年9月19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的谢晓亮教授团队以及汤富酬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世界首例经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
Sci Transl Med:体液中癌症相关蛋白可重复定量监测
7月11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一项旨在优化体液中癌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检测的可重复定量监测方法。 寻找合适的样本对假说进行严格的检验,是转化研究主要难题之一。特别在确定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时,这一点尤为突出。缺乏准确,重复性好,灵敏的蛋白质检测手段,使得数百个文献中描述的,潜在的标记蛋白质无法进行系统评估。
Evol Bioinfor:于军等重复序列与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子扩张关系研究获进展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军研究员和“百人计划”雷红星研究员的指导下,基因组所王大鹏博士、博士研究生苏尧等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子扩张与基因功能关系研究,以及突变和自然选择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Evolutionary Bioinformatics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