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十二五”863计划“聚丁二酸丁二醇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等4个课题现场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对863计划立项课题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过程管理,根据863联办统一部署,2012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生物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处组织有关专家分别赴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意可曼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大成新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2012-12-05

勃林格殷格翰中止达比加群用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集团自愿决定中止口服抗凝血药达比加群酯用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的Ⅱ期临床研究。 公司的决定基于Ⅱ期RE-ALIGNTM试验的中期研究结果,其结果表明考察的给药方案不能在这类患者人群上获得预期的结果。“尽管临床试验没能取得预期的中期结果,但我们认为我们所提供的数据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类患者人群及该种适应性。这也预示着对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抗凝血治疗迫切需要有新的进展。

2012-12-18

达比加群疗效及安全性再获美国和欧洲肯定

最新的 FDA 数据安全性评估支持之前获得的针对抗凝治疗安全性的临床试验证据,同时还指出接受 Pradaxa®和华法林治疗的新患者具有相似的出血发生率 EMA 所开展的综合性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使其作出了推荐 Pradaxa®延续上市许可以确保患者持续获益的决定 德国殷格翰2012年11月7日电 /美通社/ -- 在对 Pradaxa® 作为抗凝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疗

2012-11-12

丙烯酸被评选为2012年度接触性过敏原

由丙烯酸酯等原料制成的人造指甲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在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年会上,丙烯酸酯被评选为2012年度接触性过敏原。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皮肤病学教授Donald V. Belsito博士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丙烯酸酯,是因为它们在环境中无处不在。” 丙烯酸酯是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塑料材料。

2012-03-20

Nature:新的一类磷脂丝氨酸运输蛋白

真核细胞被一系列具有独特类脂组成的、在功能上专门化的、与膜结合在一起的细胞器在内部分成不同部分。在这项研究中,Anne-Claude Gavin及同事确定了芽殖酵母中所有类脂转移蛋白的类脂结合特征,发现了一个亚类的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氧甾酮结合蛋白”(OSBPs),后者在磷脂酰丝氨酸的自稳中发挥功能,运输而不是转移固醇。

2013-09-16

国家食药总局提示关注阿德福韦的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第6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阿德福韦酯致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阿德福韦酯于2005年在我国上市,有片剂和胶囊两种剂型,临床上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

2015-03-26

Plant Cell:唐威华等揭示雌蕊柱头分泌小肽STIG1通过结合磷脂肌醇促进花粉管生长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唐威华研究组在Plant Cell 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omato Pistil Factor STIG1 Promotes in Vivo Pollen Tube Growth by Binding to Phosphatidylinositol 3-Ph

2014-06-24

达比加群在欧洲申请新适应症

勃林格殷格翰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递交有关达比加群酯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注册申请 数据显示,达比加群酯应用于急性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以及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与标准治疗同样有效,而且具有安全性优势[1][2][3] 达比加群酯已经获准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预防、以及接受择期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一级预防[4] 达比加群酯在全球一百多

2013-07-26

Mol Cell:上海药物所合作赖氨酸琥珀修饰通路研究获进展

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是细胞精细调节生理活动的关键之一。因而,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研究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之一。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合作研究,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对去乙酰化调控酶Sirt5调控的琥珀酰底物进行了系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779个蛋白上鉴定出2500多个琥珀酰位点。

2013-07-25

PLOS ONE:胰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磷脂丝氨酸

2013年10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辛辛那提(UC)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的一种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PS)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4日的PLOS ONE杂志上,研究也揭示使用由一种溶酶体蛋白saposin C(SapC)和一种磷脂--二油酰磷脂酰丝氨酸(DOPS)组成的生物治疗,组合纳入到微小的腔或纳米囊泡后可瞄准并杀死胰腺癌细胞。

201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