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发布拟南芥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Col-PEK组装具有较高的序列完整度,对Col-PEK的注释揭示了重复序列的分布规律,特别是着丝粒区域的CENH3结合区域分布规律和CEN180重复序列分布特征。
Science Advances:发现α-酮戊二酸调控动物糖代谢的表观遗传机制
肝脏是营养物质代谢转化的枢纽。肝脏糖脂代谢不仅与人类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决定了畜禽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Nature:黄荷凤/徐国良团队证实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首次揭示卵子源性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
糖尿病曾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Sci Rep:揭示人类机体的遗传特性影响肠道微生物组功能的分子机制
来自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人类机体遗传特性影响机体肠道微生物组功能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还扩大了人类遗传特性在塑造微生物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或功能。
New Phytologist: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稻瘟菌致病机制方面获得新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以稻瘟菌-水稻为模式系统,揭示了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RNA, m6A)调控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功能的新机制。
Diabetologia & Diabetes Care:利用表观遗传学改变或能帮助预测机体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
来自图尔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更早地识别出存在患糖尿病遗传风险的儿童。
Molecular Psychiatry:研究揭示人类小脑功能异质背后的遗传学证据
脑功能组织模式的两个基本准则是分离和整合。功能分离是指不同功能(如运动、感觉或高级认知)的特征区域在解剖空间上是分离的,与此同时,支撑功能分离的神经解剖结构又需要相互联系,即谓功能整合。人类大脑的各种高级功能,如情绪、记忆、认知等便依赖于功能分离与功能整合之间的动态平衡,其失衡也会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的出现。因此研究功能分离与
JAMA Network Open:超37万人的遗传学证据来了!无论多少,饮酒都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
关于酒精致癌这件事,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已将酒精列为I类致癌物。因为,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饮酒与头颈部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存在直接联系。早在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那项最大规模最权威的研究显示,酒精是全球15至49岁男性和女性患病和早逝的主要风险因素,全球近十分之一人口因饮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