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通量测序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亮点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不断开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这些测序技术的应用更加加速了研究者的课题研究的深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013-10-17

通量多肽阵列技术发展—博肽健诺威成功案例

后基因组时代,科学家们已将研究重点由基因组学研究转向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以研究细胞蛋白质的组成和机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与疾病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为主。而蛋白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如其它蛋白质、核酸及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则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部分。目前,许多技术已开发用于这一相互作用研究,多肽阵列技术是其中关键且最好的技术之一。

2014-01-21

PNAS :微控流技术高通量检测细胞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ino Di Carlo团队开发出一种微控流芯片,这种装置可以以每秒2000个细胞的速度进行高通量筛选。该装置使细胞列队通过微小的孔径,对单个细胞表面的大小和形变能力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并利用自动化的图像记录和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生化方式更加简单、快速,且成本低廉。

2012-11-18

版纳植物园在元江干热河谷设置通量监测系统

当今全球变化已经备受关注,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潜力和速率等,已经成为国家制定减排相关的重大战略决策时急需的科学数据。 为了揭示我国独特的生态系统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的碳汇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在区域气候变暖情景下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的碳汇源效应的响应机制。

2013-05-14

昆明植物所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仪首次解析麻竹花转录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郭振华研究组和李德铢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竹子的繁殖和开花机理研究。最近,利用高通量的Illumina GAII测序平台,研究人员对木本竹种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测序共产生了约96,000,000个reads,经de novo从头组装后共得到了146,395个高质量的unigene,平均长度为461 bp。

2012-11-19

:基于染色质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的鉴定DNA易损位点的手段

2012年12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在《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apping genomic hotspots of DNA damage by a single-strand-DNA-compatible and strand-specific ChIP-seq method”的文章。

2012-12-20

GLOBAL CHANGE BIOL: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调控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出调控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 N2O)通量的因素很多,如外部环境因子(温度、降水、氮沉降等),土壤特性(物理、化学、生物等)等,但如何量化这些因素的调控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这些气体通量模型发展的瓶颈。

2013-10-18

【医生必看】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2015年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同时发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与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的第一批试点相比,本次妇幼司发布的《通知》更为详细。这份高通量基因测序

2015-03-26

2014LSAC生命科技论坛: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应用

在2014年 09月 24-26日, 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将于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