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JCI证实靶向干扰素或可提高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V的疗效
两项新的研究证实在HIV-1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靶向IFN-I信号的抗体能够加强cART的疗效。相关研究结果均于2016年12月12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上。
JCPT:阐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HIV感染者的长期免疫反应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西贝洛塔斯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Pelota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许多HIV感染患者都会对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疗法)产生快速且成功的免疫和病毒学反应。
PLoS Biol:古老逆转录病毒给哺乳动物留下的双重遗产
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已发现遗传自古老的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在哺乳动物的胎盘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他们又揭示出这些病毒起源的基因可能也导致雄性哺乳动物具有更加发达的肌纤维。
J Virol:科学家发现逆转录病毒的结构并不相同
近日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类型的逆转录病毒或许并没有相同的病毒结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Virology上。
JAMA子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无法降低HIV相关的动脉炎症
最近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在HIV感染得到明确诊断,并且从未接受过治疗的一小部分病人中,进行抗逆转录治疗(ART)不足以阻止动脉炎症的进展,动脉炎症可能促进HIV感染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Development:逆转录病毒DNA激活对B细胞是致命的
逆转录病毒DNA整合进宿主基因组,但是它们的表达在正常情形下遭受细胞防御机制的抑制。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当这些防御机制失效时,病毒蛋白的积累可能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
JCI:首次发现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有效降低HIV生殖道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证实当HIV感染伴侣在早期就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时,在紧接其后的异性性传播中,有93%的几率不会传播HIV感染。
PNAS:片段筛选发现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三种针对HIV-1逆转录酶的片段化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为HIV-1预防和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HIV治疗:恩曲他滨与抗逆转录联合疗法配伍效果更好
将拉米夫定(lamivudine)或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纳入一线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cART)时,恩曲他滨更有效。
Science:逆转录转座子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6月28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了关于体细胞逆转录转座子在人类肿瘤发生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转座子(TEs)在人类基因组中含量丰富,有些能够通过RNA中间体产生新的插入序列。在癌症细胞中,通常抑制TE活动的机制如果遭到破坏,可能会促进诱导突变的逆转录转座子的产生。研究者对五个类型的癌症中 43个高覆盖率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集的TE插入序列,进行了单个核苷酸分辨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