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视突变类型普遍起效,AMPK激动剂是否会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新希望?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名为MK-8722的新一代口服AMPK激动剂被饲喂给患有肌营养不良症的小鼠。结果表明,单剂量的给药能够在营养不良骨骼肌中引发AMPK活性,并由此刺激广泛的下游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程序
《科学·进展》:STK11突变的肺癌,有救了!
本次研究的发现表明,在NSCLC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中,同时使用MEK抑制剂曲美替尼和HDAC3抑制剂entinostat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进展。先前已有诸多研究表明,在黑色素瘤和胰腺癌患者中,HDAC抑制
新型CODEC技术在检测罕见遗传突变上或能将DNA测序的准确性提高1000倍
来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ODEC的新技术,其能使得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约1000倍。
基因突变如何导致心律失常?荷兰科学家补全中间缺失的一环!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心脏正常收缩的年轻健康小鼠身上,该突变也会降低桥粒蛋白的水平。由此,他们得出结论,桥粒蛋白的丢失可能是由PKP2突变引起的ACM发病的基础。
Science:构建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健康人体组织中合子后基因组突变图谱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健康人体组织中合子后基因组突变图谱---这一科学进步可能为诊断和治疗遗传疾病打开新的途径。
Nature:开发出新方法观察癌症相关基因突变中染色质相互作用的变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与癌症广泛相关的基因突变存在的情况下,称为染色质的DNA-蛋白复合物周围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关键的、意想不到的变化。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性阻断已成为多种癌症类型癌症治疗的一种强有力的策略,其方法是通过振兴衰竭的T细胞。
《细胞发现》:分析近10万个细胞,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发现了肝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对HCC单细胞水平转录组的研究,发现了一种与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相关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亚群,并确定了其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避的机制。同时,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HCC免疫抑制剂疗效的辅助治疗
JCI:中科大曾筑天课题组揭示肝转移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肝脏中驻留的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所介导的机体免疫监视的新机制,该机制或有望预防肝脏转移的发生。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肝转移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取得进展
超过90%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转移,其中肿瘤肝转移十分常见并且预后极差。当前对于肝转移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依旧有限,且由于肝脏免疫耐受特性使其对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响应不佳,亟需开发更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