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的前瞻功能相关

 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核心表现之一,其机制尚不清楚,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即时性愉快体验基本保持完好,而期待性愉快体验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作为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亚临床群体之一,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也表现出期待性愉快体验降低。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相关缺陷在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发生机制,也有助于早期的识别和干预。最新研究发现,前瞻功能可能是期待

2019-03-14

研究揭示E3泛素连接酶CUL7促进肿瘤细胞生存新机制

 随着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的升高,它几乎已经成为“人类第一杀手”。人们在对其担忧的同时,更多的是展开思考和研究,探索为什么肿瘤会发生和进展。其实,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以及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不但依赖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依赖于细胞的凋亡。研究证明,肿瘤的无限增殖是肿瘤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的结果,因而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肿瘤的抗凋亡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发现

2019-03-07

首次构建出人类和小鼠大脑免疫系统图谱

2019年3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柏林大学夏里特医学院、波鸿鲁尔大学、埃森大学医院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人类和小鼠大脑自身免疫系统的全新图谱。他们首次证实大脑中的吞噬细胞,即所谓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都具有相同的核心特征,但是依据它们的功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科学家们之前认为这些是不同类型的小胶质细胞。这一

2019-03-02

多样性增加281%,人类肠道菌群基因组图谱公布!

近两年来,以免疫检查点为药物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但是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癌症患者因接受免疫药物治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最终出现不得不提前终止治疗的情况。而寄居在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可以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对该疗法的响应程度,肠道菌群因其与宿主的共生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2月11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重磅

2019-02-14

eLife:开发检测缝隙连接的新型光遗传学方法

2019年1月14日,学术期刊《eLife》 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KU-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题为“PARIS, an optogenetic method for functionally mapping gap j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李毓龙研究组开发了新型、可基因编码的缝隙连接探针,并将其应用在细胞系、心肌细胞和果蝇中

2019-02-09

Nat Genet:绘制食管癌风险基因图谱有望帮助寻找新型药物靶点

2019年2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类,这或许能帮助研究者开发出除标准化疗、放疗及手术之外新型食管癌个体化疗法。图片来源:NHGRI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食管腺癌(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OAC)患者机

2019-02-09

研究人员完成糜子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近期,《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张蘅研究组和朱健康研究组题为The genome of broomcorn millet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完成了糜子基因组精细图谱,为未来该作物的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研究还通过比较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揭示糜子

2019-02-03

Science:发布首个全分辨率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谱

2019年1月2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冰岛基因解码公司(deCODE genetics)、冰岛大学和雷克雅未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首个使用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开发出来的全分辨率人类基因组遗传图谱。该图谱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人类进化的两个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位置、速率和关联性的最详细观察:重组(recombination)---在卵子和精子形成中发生的基因组重组;并且新发突变(

2019-01-27

Neuron:科学家们发现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突触连接

2019年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皮层中的200亿个神经元中的每一个都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数千个突触连接,从而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存在使感觉,感知,运动和更高的认知功能成为可能。而对神经科学家来说,神经元接收的突触输入的功能特性,输入的来源,以及它们在树突中的排列方式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最近发表在《Neuron》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MPFI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神经元

2019-01-21

研究解析寨卡病毒基因组RNA二级结构图谱并发现调控RNA病毒传播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课题组、药学院谭旭课题组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rcob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寨卡病毒基因组RNA结构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病毒感染性的关键决定因素》(Integrative Analysis of Zika Virus Genome RNA Structure Reveals Critical Determinants of Viral

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