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确认癌细胞可“远程缴械”免疫系统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确认,为阻止被机体免疫细胞攻击,某些癌细胞可以释放一种秘密武器破坏淋巴结,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这解释了为何多数癌症对现有免疫疗法不敏感,为开发新疗法甚至癌症疫苗提供了思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4日在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某些癌细胞会释放被称作“外泌体”的小囊,对躲避免疫攻击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携带着使免疫细胞“缴械”的PD-L1蛋白,通过
县域医院远程帮扶战略合作暨远程心血管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召开
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域”的目标,3月9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县域院长联盟、杰凯心血管健康基金会、39 互联网医院携手打造,辉瑞中国支持的“县域医院远程帮扶心血管能力提升项目”举行启动仪式,五方就县域医院远程帮扶缔结战略合作。国内多位心血管领域领军专家出席启动仪式。 县域医院远程帮扶战略合作签约
Acteon推出新的超声骨刀 疼痛减少50%
2019年3月12-16日,第38届国际牙科展览会(以下称为“IDS”)在德国科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IDS每两年一届,由德国牙科制造商协会(VDDI)的商业公司GFDI组织举办。该展览展示了全球牙科贸易市场上一流的牙科设备、器材、药品和技术,是目前国际口腔行业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贸易展览会。作为牙科领域全球最大的专业盛会,今年的IDS拥有超过16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吸引
Nat Commun:科学家们利用超声波调控炎症与代谢反应
2019年3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GE和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生物电子医学团队已经展示了通过超声来调节人体代谢或炎症控制系统中的功能障碍的潜力。本周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报道了这些发现。(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已发表的生物电子医学研究表明,植入装置刺激了治疗结果的神经。这篇最近的论文讨论了使用非侵入性超声技术以非常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声内窥镜探头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医用声学室研究员崔崤峣带领的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适用于人体消化道和肠道病变检查的超声内窥镜微探头。这种新仪器能更好地为病灶部位成像,以便医生更准确地鉴别消化道肿瘤分期并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新探头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预计两年内进入产品注册阶段。超声内窥镜是将超声波用于人体内腔道成像检查的一种技术。它将微型的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介入导管前端,插入食道、胃肠、支气
新型声敏剂超声治疗肿瘤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团队合成了系列新型金属卟啉配合物,并利用白蛋白重组技术构建了纳米配合物声敏剂,在超声激发下,实现了声动力无创深层肿瘤的精准治疗。相关论文《基于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纳米声敏剂用于深层肿瘤的无创声动力治疗》(Metalloporphyrin Complex-Based Nanosonosensitizers for Deep-Tissue Tumor T
紫杉醇等化疗药物会促进癌细胞产生“邪恶”外泌体,远程改造肺部微环境,促进乳腺癌肺转移
现在的肿瘤治疗里,化疗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术后的辅助化疗还是术前的新辅助化疗,都为我们战胜肿瘤出了一份力。 然而,一些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会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比如17年的时候,George Karagiannis等发现,紫杉醇会增加肿瘤转移微环境而促进乳腺癌转移[1]。一个月后,Tsonwin Hai发现,除了帮助癌细胞逃出原发灶,紫杉醇还能直接作用在肺部,改变肺部
加拿大运用远程呈现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服务
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移动互联网、机器人技术、医疗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远程实时医疗卫生服务变为现实。萨斯喀彻温省自2014年设立远程医疗项目,重点关注脆弱人群,如病重的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几年实践证明,大约70%的重症儿童可以在他们自己的社区得到成功治疗,例如一名当地护士和一名在几千公里外的三级护理中心的专家,可以通过护士的可穿戴远程呈现设备(如“谷歌
华志微创携手心医国际开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新纪元
12月4日,华志微创特邀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田增民、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卢旺盛、北京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张洪钿三位神经外科手术专家,就“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这项医疗技术给全国百余家医院进行了远程授课。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各所医院骨干医生熟练掌握这项先进医疗技术,对于提高相关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加强医院跨区域交流也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华志微创携手心医国际开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新纪元 这
首部针对中国女性《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发布,专家称应重视超声检查
2018年10月17日,首部针对中国女性乳腺特征、全面覆盖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全路径的《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指南》由国家卫健委指导,国家癌症中心牵头,组织全国乳腺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历时一年编撰完成,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乳腺癌风险人群、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易感基因检测技术、针对民众科普性质的乳腺自我关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