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徐强团队揭示IL-17受体信号的自激活可维持炎症持续并促进疾病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基础IL-17信号中一个过去未被报道过的“后门”机制——由IL-17A诱导SHP2高表达,随后形成IL-17R-Act1-SHP2复合物,介导IL-17R信号自激活。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后门
核酸适体亲和识别机制解析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强研究组在核酸适体亲和识别机制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赵强研究组致力于环境和健康相关分子的识别传感和分析方法开发。之前,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
2023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 | 论坛二嘉宾日程公布—邀您共议基因疗法与核酸药物前沿进展布局!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可缘、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生物谷、梅斯医学 大会时间:9月22-23日 大会形式:线下 大会地点:上海富悦大酒店
施一公团队再取进展
在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开始以CED-3的激活为标志,这一过程需要CED-4凋亡体的组装。活化的CED-3与CED-4凋亡小体形成全酶,切割多种底物,导致不可逆的细胞
《自然·医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重大进展!跨越60年的研究发现治疗AD的三个时间窗口
Johnson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让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有了更深入/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针对每一类病理变化开展的治疗干预,在这些病理变化发生之前、发生之时或临近发生之时可能最为成功;因此,根据
无创血糖监测研究取得进展
研究表明,血糖浓度的变化会刺激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引起心电(ECG)、光电容积脉搏波(PPG)等生理信息的改变,并考虑到ECG、PPG可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具有使用快捷、成本低等优势,
单结构域蛋白质索烃的设计和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以对蛋白质进行环化、索烃化、打结等拓扑改造为代表的蛋白质拓扑工程是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质性质的手段。近年来,基于可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缠结基元和反应基元的“组装-反应协同”理念,发展
声致压电材料及超声-压电动力学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祝迎春团队设计并制备Mn-Ti双金属有机骨架四方纳米片(MT-MOF-TNS),提出了基于MT-MOF TNS的超声-压电动力学治疗(SP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