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开发出一种更有效合成河豚毒素的新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日本北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合成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方法,其步骤远远少于之前的方法。

2022-07-26

Science子刊:揭示超级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C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机制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引起人类的感染,从轻微的皮肤感染到肺炎,再到更严重的心脏感染。在高收入国家,它是一种有时是致命的疾病---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2022-07-26

研究发现乳铁蛋白对黄曲霉毒素M1诱导的肠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该研究利用单独的乳铁蛋白和AFM1以及两者的组合分别暴露于小鼠和分化Caco-2细胞,对肠道屏障功能进行了评估。

2022-07-12

Nature Immunology:揭示过敏原调控肺上皮细胞IL-33释放的新机制

研究表明,蛋白酶暴露激活了上皮细胞独立于eIF2α(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磷酸化的应激颗粒(SGs)组装,从而促进IL-33的核质转运;

2022-07-12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揭螨虫进化过程 有助防治过敏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日前,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一项突破性研究,成功揭开“无气门螨”的进化过程,为“螨过敏”的诊断和干预奠定了基因组学基础,有助加强防治螨过敏。

2022-06-20

RMD Open:大多数常见的过敏症并不会增加人群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常见的过敏症或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无关联,但包括动物皮屑过敏和异位性皮肤炎等一些过敏性疾病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险增加有关。

2022-06-24

TRIM47作为一种新型的内皮细胞激活剂促进内毒素诱导的肺部炎症和急性肺损伤

急性肺损伤(ALI)是指肺部对炎症或化学损伤的一致反应,通常由全身疾病引起,包括败血症或创伤、病原体感染和有毒气体吸入。

2022-06-16

微囊藻毒素对摇蚊幼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有害蓝藻水华及其释放毒素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摇蚊幼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加深对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学意义的认知,为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2022-06-01

邦器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布局自免&过敏诊断领域

6月6日,苏州邦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器生物”)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敦行资本领投,接力基金跟投。募集资金用于产品管线扩充、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以及项目的快速推进。

2022-06-07

PNAS:毒蘑菇鹅膏环肽毒素合成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有毒蘑菇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却是重要药物和功能分子的来源。

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