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抗过敏药物或有望治疗人类非小细胞肺癌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鼠模型中识别出了一种特殊的过敏途径,当其被阻断后就会释放出抗肿瘤免疫力。
罗氏/哈佛团队发现全新抗生素,可抑制内毒素脂多糖外排,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自杀
目前zosurabalpin已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如果试验顺利,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给临床医生带来的噩梦有可能就此终结。
纸基芯片检测环境微囊藻毒素研究获进展
该团队利用电荷转移效应和分子印迹技术开发了一种通用的间接荧光传感策略,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该策略以微囊藻毒素作为模型分析物设计间接荧光传感机制,以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薄膜包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烟草毒素通过铁死亡诱发骨质疏松
吸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不健康行为之一,已被证实是骨质疏松症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骨组织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会经历不间断的重塑,这取决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介介导的骨骼吸收所调节的平衡骨转换。
Theranostics:携带毒素信使核糖核酸的脂质纳米粒是治疗实体瘤的新策略
近年来,信使核糖核酸疗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被开发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罕见的遗传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癌症和传染病。
Nature子刊:徐华强/庄友文团队揭示过敏毒素识别补体受体系统的分子模式和选择性机理
该研究首先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方法获得了C3a结合C3aR,无配体结合的C3aR和C5a结合C5aR1分别偶联下游Gi蛋白异源三聚体的高分辨率复合体结构,结合大量突变研究结果,该团队解释了过敏毒素识别补体
广州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B细胞来源的IL-10对于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解决至关重要
急性肺损伤(ALI)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肺部表现,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虽然在ALI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AL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在30%到40%之间。
Nature:对食物过敏原的免疫感知促进了回避行为
只要闻到海鲜的气味,对它过敏的人就会感到不适,因此更有可能避免食用海鲜。吃了某种食物后发生食物中毒的人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回避行为。
Nature:揭示肥大细胞促进动物避开有害的过敏原
作为免疫系统一部分的肥大细胞的功能仍然是一个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研究人员如今发现,小鼠的肥大细胞具有传感器的功能,它能发出信号让动物避开抗原,包括有害的过敏原,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