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被评选为2012年度接触性过敏原
由丙烯酸酯等原料制成的人造指甲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在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年会上,丙烯酸酯被评选为2012年度接触性过敏原。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皮肤病学教授Donald V. Belsito博士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丙烯酸酯,是因为它们在环境中无处不在。” 丙烯酸酯是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塑料材料。
抗生素或增加儿童过敏性哮喘风险
近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他们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研究人员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别使用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他们观察后发现,链霉素对新生小鼠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万古霉素却导致它们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患上严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研究者解释说,这显示生命早期阶段对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Nature:研究发现白细胞抗感染和过敏之外的另一个作用
2013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了用餐时间和每天免疫系统变化之间的一个新的联系,并导致他们质疑以前的假设--特定免疫细胞在感染和过敏中发挥作用。 根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Richard Locksle医学博士等人于9月15 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描述:被认为是抵抗寄生虫的白血细胞,但实际上可能帮助侵略者。
PNAS:蛇耐受河豚毒素的奥秘
研究显示,蛇已经进化了一种对致命神经毒素的显著抗性,而且世界各地蛇的这种抗性都相类似。这一发现,大大地增加了适应遗传基础的了解,是了解适应局限性和进化程度的模型。 研究人员发现,在北美、中美、南美及亚洲,那里的蛇能以分泌致命神经毒素的两栖动物为食,这种神经毒素就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这些蛇的一个关键钠通道基因存在有类似的突变,这使蛇对TTX高度耐受。
Mol Biol Evol:朱顺义等动物神经毒素起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朱顺义领导的国际团队在动物神经毒素起源和蛋白质功能进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基于进化中间体的发现,他们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由昆虫防御素向靶向动物钾通道的神经毒素的转换。
Nat Nanotechnol:开发出可有效抵御耐药菌毒素损伤的新型纳米海绵疫苗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海绵疫苗”,其可以有效吸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释放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