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制剂使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获得突出进展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的死亡后脑中细胞受体异常过度表达,动物模型中可以抑制细胞受体,以清除毒性蛋白质积聚,减少脑部炎症,提高认知功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GUMC)研究人员在伦敦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提出的这些双重发现标志着受体(discoindin结构域受体(DDRs))首次被理解为在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作用。 (它们主要被认为是抗癌的

2017-07-18

深度解读:感染性疾病如何改变全球经济、人类的文化、生活习惯以及语言?

2017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致病菌小的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仍然会引发严重的人类疾病,正因为如此,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感染性疾病都足以影响我们居住的环境和方式、我们的经济、文化和日常习惯等,而且当感染性疾病被消除后这些影响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感染性疾病往往会改变社区居民的结构和数量。1348年至1350年在欧洲爆发的黑色病疫情,患者表现为

2017-07-19

PLoS Biol:鉴别出新型tau蛋白复合体 或为开发神经变性疾病新疗法提供希望

2017年7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很多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标志就是蛋白质聚集体的形成,然而这些蛋白聚集体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至今研究者并不清楚;最近,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名为tau蛋白新的特性,该蛋白是一种和阿尔兹海默病直接相关的易聚集蛋白,相关研究或为阐明毒性tau蛋白的聚集新机制提供新

2017-07-09

新型抗生素组合疗法或可高效抵御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017年7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常见的具有高度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对患者具有威胁的病原菌;日前,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结合的组合性疗法或可有效降低该菌诱发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倍)。这项研究是研究人员博士论文的一部分,研究者描述了在人类机体中铜绿假单胞菌巧妙的生存策略。图片来源:ecology5thperiod.wikispaces

2017-07-05

科学家解密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根源”!

【新研究揭示痛风和其他炎症性疾病新药】一份发表于《白细胞生物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指明,一种潜在药物可以治疗很多微粒导致的疾病,其中包括阿兹海默症,痛风,粥状动脉硬化等。具体地说,这项研究表明,粒子依靠多个冗余的组织蛋白酶诱导细胞死亡,通过抑制或压制巨噬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可以有效的抑制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解决各类细胞死亡的事件。很多人认为微粒导致的疾病大多为肺部,然而,实际上还包括更为常见的疾病,如

2017-07-02

进行疫苗接种抵御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和传播 何时才能停止?

2017年6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4年澳大利亚宣布消除麻疹,然而最近从印尼传入澳大利亚的一例输入性麻疹病例就说明了麻疹似乎还对澳大利亚人群有一定的威胁;当然维持抵御罕见疾病的疫苗高接种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其能够确保疾病再度引入时人们能够有效抵御这种疾病,并且不会诱发疾病的爆发。那么我们要在什么时候停止注射疫苗来抵御麻疹呢?或者抵御其它罕见和感染性疾病的入侵呢?简单来讲,抵

2017-06-28

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新进展

2017年6月6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发表在《Aller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性的文章,通过给过敏性哮喘患者提供过敏原免疫治疗,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自英国爱丁堡的一家医疗机构的Sangeeta Dhami 医生与其同事们合作,收集了98名患者在接受了过敏原免疫疗法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成本效率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图片摘自www.pixabay.com)研

2017-06-19

过敏性哮喘相关研究进展一览

2017年6月19日/生物谷BIOON/---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哮喘的致病机理与治疗方法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新进展根据最近发表在《Aller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性的文章,通过给过敏性哮喘患者提供过敏原免疫治疗,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自英国爱丁堡的一家医疗机构的Sangeeta Dhami 医生与其同事们合作,收集了98名患者在接受

2017-06-19

Nat Genet:单基因突变导致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2017年6月21日/生物谷BIOON/---最近,研究者们鉴定出了一类导致神经性皮炎发生的关键基因突变:CARD11。来自美国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四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患病家庭进行分析,发现了这一导致疾病产生的基因、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通过补充谷氨酰胺能够缓解该疾病的严重程度。科学家们分析了患有严重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以及来自四

2017-06-21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在我国高发的六大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中,消化道相关肿瘤占据4个席位。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17罗氏肿瘤标志物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专家张晓东教授就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合理解读进行了分享。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规范化管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