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基因组研究或能揭示潜在的组合疗法或能有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2021年6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天全球都有大约1700人因该病而死亡;尽管绝大多数乳腺癌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转移潜力大,且往往会对常规疗法产生一定的耐受性,从而导致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较差。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

2021-06-08

西北大学:抑制EGFR阻断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干细胞聚集和肺转移

2021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西北大学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GFR inhibition blocks cancer stem cell clustering and lung metastasis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文章。该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抗EGFR治疗策略,

2021-05-24

NEJM:新型改进型疗法或有望治疗早期BRCA突变相关的乳腺癌患者

2021年6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能通过合成致死性来靶向作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癌症类型,目前研究人员需要开发新型疗法来减少BRCA1或BRCA2种系突变相关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题为“Adjuvant Olapari

2021-06-08

乳腺癌新药!赛诺菲口服SERD药物amcenestrant联合Ibrance(哌柏西利)治疗ER+/HER2-乳腺癌疗效强劲!

amcenestrant是一种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可拮抗和降解雌激素受体(ER)。

2021-05-22

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研究取得突破进展,有望改写国际新标准!

2021年6月7日,2021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以全体大会“重磅研究摘要”(LBA,Late-breaking Abstract)形式,发布了一项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研究(JUPITER-02研究)最新成果。这是自ASCO年会有线上官方记录以来,首个入选全体大会的中国本土创新药物研究。

2021-06-07

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新药!强生Erleada(阿帕他胺)长期治疗:延长生命,维持生活质量!

在中国,Erleada获批2个适应症:治疗mCSPC和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2021-05-27

2021ASCO大会公布杰洛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最新研究结果

  2021年度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2021)于6月4日-8日以虚拟会议的形式召开。 嘉和生物在此次ASCO大会上发布了杰洛利单抗(GB226,geptanolimab)联合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Ib期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截止2020年12月15日入选的15位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临床试验数据分

2021-06-05

治疗高危早期三阴性乳腺癌,默沙东KEYNOTE-522达到双重主要终点

  默沙东宣布,在治疗高危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方面,其抗PD-1疗法Keytruda 在III期 KEYNOTE-522试验中已达EFS临床试验双重主要终点。数据显示,在此项试验研究中,与单一的新辅助化疗疗法相比,Keytruda采取与化疗在术前进行联合治疗的方法,并在术后作为单药辅助治疗,在临床数据上取得了更好地提升效果。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

2021-05-18

科学家发现新型乳腺癌免疫相关预后分子标志物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杨武林课题组、研究员王宏志课题组在肿瘤免疫分子标志物领域取得进展,发现一个新型乳腺癌免疫相关预后分子标志物甲酰基肽受体FPR3。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成功,但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识别和评价免疫微环境

2021-05-15

Nat Commun:特殊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克服对内分泌疗法耐受的乳腺癌

2021年5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美国,大约30%的ER+乳腺癌患者会对内分泌疗法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导致每年4万名患者的死亡;临床前研究揭示了在内分泌疗法耐受性发生过程中名为HER2的生长因子受体会发生激活;然而,在ER+/HER2?患者中进行了泛HER抑制剂临床试验却让研究人员大失所望,这或许是因为缺乏相应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所致。日前,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