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转基因产品将产业化 生物农药迎来新契机

11月28日,国家科技部公开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生物农药的加强等新政策势必将会影响整个农药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1.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将产业化,农药工业面临新挑战 《规划》在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点中提出要“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新品种,实现新型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新品种产业化”。

2015-02-15

转基因在日本:技术走高速路 产业行慢车道

与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综合研发能力和许多单项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已经开发出大量的动植物转基因新品种或新材料。 但另一方面,日本民众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质疑,以及地方政府对转基因产品的生产销售限制极为严格等原因,导致日本农业转基因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2015-02-15

转基因在印度:技术成果与社会因素的夹板之间

印度作为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在保证庞大粮食供应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及产业界必须设法解决的问题。印度科学家们比较清晰地意识到生物技术可在人民生活中发挥较大作用,进而重视转基因农业技术。因此,转基因技术研究在印度开展的比较早,在许多层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这是印度国情带来的必然性。

2015-02-15

专家:转基因技术不会改变农作物的遗传规律

2009年11月,农业部批准发放部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自此,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 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但由于需要评估转基因品种表现性状和遗传变异效应,大众质疑声不绝于耳。

2015-02-15

主要国家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内容摘要:各国在对转基因生物技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其中包括以美国与日本为代表的双轨制保护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单一制保护模式。本报告分别论述了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巴西、阿根廷和非洲地区关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政策,并总结了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

2015-02-15

转基因技术是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8倍,转基因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日前在转基因学术讨论会上介绍说,自1996年以来,国内外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到2011年整整走过了16年历程,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6个增加到29个;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发展到1.48亿公顷。

2015-02-15

转基因:研发提速 产业化减速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这句话足以体现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农业的命脉——种子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选择也要慎之又慎。转基因种子的可行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争议也很大。对此,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曾多次召开专业会议,倾听多方面声音。 在转基因问题上,国内学者分成“转基因”和“生态”两个不同技术路线的阵营,而“转基因”阵营中又有“挺转派”和“慎转派”之分。

2015-02-15

农业部:推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3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将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湖南卫视记者]目前,国内许多消费者对于转基因的农产品还抱有相当大的疑虑,我想请问韩部长,在农业科技促使农产品增产增收方面,是否包括了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的考虑?谢谢。

2015-02-15

美国FDA转基因十问

基因工程是科学家给一个有机体引入新性状或特点的特定方法。例如,植物可以通过基因工程产生加快生长或提高营养的性状。

2015-02-16

培育转基因树 突破木质素抗分解难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培育出更容易分解的转基因树木。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