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靶向补体因子C1q有望缓解创伤性脑损伤的长期不良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C1q的表达在损伤部位周围的皮层和功能连接的皮层下丘脑中发生慢性的增加,而丘脑并没有直接受到这种损伤的影响。C1q似乎不是来自丘脑神经元。相反,单核RNA测序显示,小胶质细胞是丘脑C1q的来源。
中国科学家发现疟疾传播的核心调控因子
在连续三年保持零本土疟疾病例后,中国在去年向世界卫生组织(WHO)申请了无疟疾认证,日前,WHO正式宣布中国成为全世界第40个完全消灭疟疾的国家,也是目前最多的消灭疟疾的国家,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成就。然而,放眼全球,疟疾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每年记录在案的疟疾感染病例超过2亿,死亡人数达40万,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环状核糖核酸IKBKB通过维持NF-κB骨重塑因子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BC)有明显的向骨骼扩散的趋势,导致严重的骨骼并发症和死亡率。最近,环状RNA(CircRNAs)被报道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Nature:细胞因子APRIL或能保护人类机体抵御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A增殖诱导配体(APRIL,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的细胞因子或在抵御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上扮演着保护性的角色。
MBD2作为抑制因子通过调节STAT1-IFN-γ轴来维持1型糖尿病Th1程序的稳态
甲基-CpG结合结构域2 (MBD2)通过与甲基化的CpG DNA结合来解释DNA甲基组编码的信息,并在转录水平上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研究发现不同趋化因子调控整合素α4β7与HIV-1病毒结合的新机制
《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剑峰课题组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副研究员张跃斌团队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chemokines selectively induce HIV-1 gp120-int
Science 揭示这种细胞因子或能逆转肥胖
当前,肥胖及其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已然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有数据表明,超过 40% 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这也意味着其患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尽管这一现象引起了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也有多项举措发布,但肥胖率仍在持续上升。因此,迫切需要阐明影响肥胖的相关途径,为指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最新的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