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首次构建出食物中的化合物与人体肠道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图谱

这种分子图谱为解释不同人群之间的这些不同反应提供了一种机制,显示了膳食化合物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生长,以及该化合物在代谢上如何被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

2024-10-18

Biomedicines:揭示宿主和细菌细胞外囊泡在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基于本文综述,研究者认为,EVs和BEVs或能参与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潜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并调节病变微环境。

2025-01-21

港大团队找到一个诱导肝癌细胞干性、耐药和转移的关键代谢因子

DGKH上游调控因子E1A相关蛋白p300(EP300)与DGKH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是导致DGKH表达上调的关键。

2025-01-03

Nature子刊:短暂定植的肠道细菌可能会影响健康并指导饮食选择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中的两类微生物相互制约,而且短暂定植菌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会受到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大量繁殖。

2024-09-29

华科大团队发现PD-1抑制剂耐药新机制,巨噬细胞产生的衣康酸是关键

该研究证实,巨噬细胞来源的衣康酸是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此外,研究还发现,靶向ACOD1,可通过抑制衣康酸的生成,有效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5-04-05

类器官的“超级工厂”!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大量产生大脑类器官的新方法,Hi-Q技术让大脑疾病研究更上一层楼

Hi-Q技术解决了大脑类器官研究中的许多限制,通过通用而强大的方式批量生产大脑类器官,为疾病建模和高通量化合物筛选铺平了道路。

2025-01-07

Cell Stem Cell:利用肠道类器官成功确定在暴露于引起腹泻的细菌毒素后,调节电解质和水平衡的特定肠道细胞

利用细胞类型特异性报告类器官和CRISPR介导的基因修饰,研究团队发现Notch信号通路和一种名为SPIB的主调节因子对这些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

2025-02-28

Mol Cancer:科学家利用细胞系模型揭示了黑色素瘤对疗法耐药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为后期科学家们基于调节多胺代谢开发新型抗癌疗法开辟了一扇大门,这种疗法或能用于治疗因频繁出现耐药而难以治愈的人类黑色素瘤。

2024-10-19

Science子刊:华人学者发现肿瘤通过细胞外囊泡促进T细胞衰老的新机制,为解决癌症免疫治疗耐药带来新思路

该研究发现,含有 PD-L1 的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EV)可驱动人类和小鼠的 T 细胞衰老及免疫抑制。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