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 Res:新研究揭示LRP6直接作用配体 可调节疾病相关骨流失
2018年7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的一员,与LRP5共同作为Wnt信号途径的共受体发挥作用,也能够被多种生长因子/激素招募到对应受体促进细胞信号激活。但一直以来直接结合LRP6的配体仍然没有被发现。最近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Mei Wan等人发现了直接结合LRP6的配体分子,并揭示了该配体-受体相互
首次实现基于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超声神经调控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课题组和浙江大学医学院李月舟课题组合作,在Nano Letters期刊发表了题为Ultrasonic control of neural activity through activation of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 MscL 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将超声辐射力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结合起来,首次在神经元上通过超声刺激激活机械敏感
医疗大数据完美应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携手医渡云《柳叶刀·肿瘤学》重磅发布鼻咽癌研究成果
小编推荐会议:2018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研讨会一百多年来,现代医学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医疗实施过程、药物研发及评价、药品疗效信息、基因信息、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等积累了大量数据。在数据驱动的医学时代,如何从海量医学数据中找出数据的价值所在,解决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利用好数据挖掘所带来的竞争力,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和创新。当前,适应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软硬件平台、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方法等还不成
高强韧多孔钛合金人工骨材料研发取得突破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高强韧多孔钛人工骨材料研发(2015AA033702)”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开发的高强韧多孔钛合金人工骨材料,为未来解决大面积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难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骨缺损是骨科和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由创伤、感染、肿瘤切除等所致,而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棘手难题。该课题突破了新型高强韧多孔钛合金的结构设
研究人员成功研制消化道内光声/超声双模内窥成像系统
小编推荐会议: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在光声消化道内窥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可进行360°全视场成像的光声/超声双模内窥成像系统,并可同时获取消化道壁血管(光声图像)和消化道壁组织结构(超声图像)的三维信息。相关科研成果以In vivo photoacoustic/ult
柳叶刀:“不化疗、不输液”治疗白血病新进展
6月5日,《柳叶刀?肿瘤学》发布了一条重磅论文消息,北大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团队证明,对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口服砷剂(RIF,oral arsenic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方案,不劣于静脉砷剂(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联合ATRA 方案。这意味着,使用“不化疗、不输液
柳叶刀·肿瘤学:癌症免疫疗法效果竟然“重男轻女”?
小编推荐会议:2018肿瘤与转化医学国际大会 《柳叶刀·肿瘤学》日前发布了一条重磅论文消息,万余例晚期癌症患者大数据首次证实, 近年火爆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癌免疫疗法为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性获益明显超过了女性,高出达2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癌症免疫疗法,是过去十多年来癌症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例如靶向PD-1/PD-L1、CTLA-4的单抗类药物,已成为
仙灵骨葆:启动“真实世界研究”意味着什么?
日前,仙灵骨葆已启动监测10000例真实世界临床安全性注册登记研究,这也是国内首个壮骨类药品启动该项研究。对此,专家表示:虽然药品上市前都需要进行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但是在上市后启动真实世界临床安全性注册登记研究,对于确定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具临床指导意义。真实世界研究与临床试验有何不同?众所周知,任何药品上市前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确定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但是
柳叶刀:全球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排行榜 中国一年前进13名
近日,《柳叶刀》发布了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16年间医疗可及性和质量的变迁情况和最新排行榜。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Healthcare Access and Quality,HAQ)”指数,及HAQ指数与各国社会人口发展指数(SDI)的相关性。从2000年至2016年间,全世界总体HAQ指数有所改善,部分原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的许多中低收
柳叶刀·血液学:基因组测序降低输血风险 如何做到的?
《柳叶刀 血液学》近日发布了一条论文消息,哈佛医学院和纽约血液中心的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血型分型全新算法——bloodTyper。对照耗时费力的传统测定方法,例如血清学测定法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定法,bloodTyper血型分型的准确度超过90%,且可供在线使用,这将有利于输血前的血型配型,促进安全输血。大多数人都很熟悉 ABO血型、或Rh血型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