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葛峰:长链非编码RNA-HOTAIR的功能蛋白质的研究

HOTAIR可以通过调控一种关键的细胞骨架蛋白-vimentin(VIM)的表达来调控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抑制HOTAIR的正常表达还会导致线粒体的功能紊乱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充分表明HOTAIR的正常表达在维持癌细胞线粒体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15-11-05

尹慧勇:利用与系统生物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

2015年5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5月15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二届)代谢与疾病多学科研究论坛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进行了第二天的议程。来自中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尹慧勇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利

2015-05-18

Foresite宣布注资一亿美元用于基因和诊断研究

2013年2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位于San Francisco的风投公司Foresite宣布将投资一亿美元用于支持相关生物技术公司在基因组学和诊断学方面的研究。Foresite这次投资的目标包括了AcelRx , Keryx and Puma Biotechnology .和 Jim Tananbaum等生物技术公司。

2013-02-03

Science:基因研究揭示鸽子多样性的遗传基础及其起源历史

(图片来源:Mike Shapiro/University of Utah) 2013年2月1日电 /生物谷BIOON/ -- 由美国犹他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鸽子基因组研究成果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

2013-02-01

:新基因测序方法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基因表达

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长期以来想要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基因表达谱,但是技术限制一直使得它不能成为现实。 根据2012年7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第一次证实一种新的被称作Smart-Seq的基因组测序方法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对临床上重要性的单个细胞进行深入分析。Smart-Seq可能有着很多方面的应用,包括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肿瘤产生的复杂性。

2012-11-19

Nat Methods:贺思敏等揭示基于高精度鉴定化学交联肽段的方法

2012年7月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实验室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贺思敏教授领导的pFind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of Cross-linked Peptides from Complex Samples”的文章。

2012-11-18

代谢之父Jeremy K. Nicholson教授:代谢表型研究与健康医疗的全新未来

2015年5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表型组学(PHENOME)研究, 是对生物体的体质、生理和行为等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和测量的工作。过去十年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表型的认识能力进入了分子水平。学术界逐渐认识到,

2015-05-18

Nat Commun:遗传: 蜘蛛基因让我们认识毒液和蜘蛛丝是怎样生成的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社会性丝绒蜘蛛的全基因组序列和狼蛛(毛蛛)的基因组序列草图。这项工作让我们对毒液和蜘蛛丝的生成中所涉及的基因和蛋白有所认识,并且还表明:这种信息有可能被用来分别推进有关毒液和蜘蛛丝的药理应用和生物材料应用。

2014-05-18

Anal Chem:董梦秋等开发出定量蛋白质数据解析软件pQuant

中科院计算所pFind研究团队与我所董梦秋实验室合作开发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解析软件pQuant,用计算方法排除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肽段和蛋白质的定量准确度并对每个定量值进行准确性评价。

2014-06-25

Ang Chem Int Ed:邓海腾等阐述发展谷胱甘肽修饰的方法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海腾教授研究组在《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ubstrate Profiling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ith Engineered Enzymes and Ma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