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固体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研究获进展
γ-聚谷氨酸(γ-PGA)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对肥料和水分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能及团粒结构、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具有显着的保水保肥、增产节肥效果。γ-PGA作为一种优良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主要由微生物通过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得来。但目前γ-PGA制备存在发酵碳氮源成本高、需氧量大以及提取纯化困难等众多问题,导致γ-PGA制备成本高昂
研究发现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影响儿童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纵向发展变化
愈加频发的各种灾害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显示全球有4%的人经历过人为灾害,有7.7%的人经历过自然灾害。儿童青少年尤其容易遭受灾害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在心理影响方面,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儿童青少年在经历灾害之后最容易发展出的心理问题。据估计,在儿童青少年的灾害幸存者中PTSD的流行率可达到30%-60
研究发现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影响儿童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纵向发展变化
愈加频发的各种灾害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显示全球有4%的人经历过人为灾害,有7.7%的人经历过自然灾害。儿童青少年尤其容易遭受灾害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在心理影响方面,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儿童青少年在经历灾害之后最容易发展出的心理问题。据估计,在儿童青少年的灾害幸存者中PTSD的流行率可达到30%-60
Nature:揭示导致耐药的ABC转运体的结构,揭示细胞耐药性机制
2019年8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几乎所有的生物体,从细菌到人类,细胞膜上都有类似门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清除不必要的或危及生命的分子。但这并不总是有利的,因为在细菌或癌细胞的情况下,这些复合物,称为ABC转运体,也负责对抗生素或化疗的耐药性。法兰克福歌德大学(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和同样位于法兰克福的马克斯o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细胞“货物”转运体可助修复受损脑细胞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报告显示,细胞“货物”转运体——外泌体不仅对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回路的发育不可或缺,而且能够帮助受损的脑细胞恢复健康。这一发现将有助医学界开发脑发育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方法。外泌体是细胞对外分泌的一种小囊泡,能被受体细胞吸收,在细胞之间运输物质和传递信息。此前研究发现,外泌体与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细胞间通信有关,但人们还不清楚外泌体在脑发育中的作用。
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进展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L-半胱氨酸仅能通过毛发水解的方法生产,然而该工艺具有高污染和低得率等缺点,限制了L-半胱氨酸的大规模生产。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L-半胱氨酸复杂的代谢途径和严谨的调控作用,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产量
研究揭示谷氨酸棒杆菌抵御低酸胁迫的生理机制
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菌种,已被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工业发酵,以及有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等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然而,在谷氨酸、丁二酸以及丙酮酸等酸性生物基化学品的发酵生产过程中,谷氨酸棒杆菌时常面临着低酸环境的胁迫压力,严重影响菌株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相关目标代谢产物的积累。因此,深入探究和解析谷氨酸棒杆菌对低酸胁迫环境的生理适应策略,以期利用这些知识对生产菌株
美国FDA授予Albireo新型回肠胆汁转运体抑制剂A4250胆道闭锁孤儿药资格
2019年1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Albireo Pharm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新型胆汁酸调节剂用于罕见儿科肝脏疾病的治疗。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先导药物A4250治疗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的孤儿药资格。胆道闭锁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肝脏疾病,目前尚没有获批的治疗药物。在美国和欧盟,A4250目前已被授予多种
欧盟授予Albireo回肠胆汁转运体抑制剂A4250治疗胆道闭锁的孤儿药资格
2018年12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Albireo Pharm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新型胆汁酸调节剂用于罕见儿科肝脏疾病的治疗。近日,该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授予其先导药物A4250治疗胆道闭锁的孤儿药资格。胆道闭锁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肝脏疾病,目前尚没有获批的治疗药物。在美国和欧盟,A4250之前已被授予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
丹麦科学家通过调控转录因子GntR1和RamA提高谷氨酸棒杆菌的生长和中心碳代谢
适应性进化技术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菌种改良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强菌株的某种表型或者生理性状,并且该育种技术会保留菌株原有的优良性状,不会出现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造成的生长限制。为了探究控制谷氨酸棒杆菌的生长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人员在葡萄糖的基础培养基中对野生型的谷氨酸棒杆菌(C. glutamicum ATCC 13032)进行了长达1500代的适应性进化。在驯化菌株中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