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提出用于持镜机器人的无标记手术器械视觉追踪新方法

 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追求目标。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代表,因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显着优势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几乎涵盖普外科所有手术,成为诸多良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全球每年开展数量超过750万例。除主刀医生,腹腔镜手术中还必须配置一位持镜手为主刀医生提供相应的照明和最佳的视觉反馈。长时间的手术使得持镜手容易

2020-07-23

研究绘制人类干细胞多谱系分化和重编程的多维表观遗传图谱

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和器官形成,最终发育成个体的过程。其中,干细胞持续的自我更新和多谱系分化是组织器官形成和个体发育的基础。因此,干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解读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器官发生和个体发育的生物学过程。细胞重编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代表成体细胞“身份”的表观遗传记忆擦除,使之重新获得多能干性的过程。经重编程产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在疾

2020-07-11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新药!罗氏IL-6R单抗Enspryng(satralizumab)在日本获批!

在中国,今年4月,Enspryng获得中国药监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

2020-06-29

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首个B细胞消耗剂!美国FDA批准CD19单抗Uplizna,豪森药业引进中国!

Uplizna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AQP4抗体阳性NMOSD成人患者的B细胞消耗剂。

2020-06-12

临床医生从脑部到脚趾,追踪这种病毒凶猛地横行于全身

2020年6月1日讯/生物谷BIOON/---最近一天,在一个有20个床位的重症监护室(ICU)里,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肺科和重症监护医师Joshua Denson查房时,对两名癫痫患者、很多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和肾脏出现了危险滑坡的其他人进行了评估。几天前,他的查房被打断了,因为他的团队试图抢救一名心脏已停止跳动的年轻女子,但失败了。Denson说,他们都有

2020-06-01

接触者追踪将如何结束冠状病毒大流行?

2020年5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人们对新的COVID-19检测、治疗和疫苗寄予厚望,但公共卫生专家们知道,大流行的结束也将取决于一种简单、可靠且真实的接触追踪技术。接触者追踪听起来很简单:向任何接触过感染者的人发出警报,防止他们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然而,接触者追踪涉及针对每种疾病的量身定做的计划,以及具有调查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专门工作人员

2020-05-22

罗氏IL-6单抗satralizumab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成人和青少年中具有长期安全性!

青少年群体尚无批准的药物。satralizumab皮下注射120mg在4周内实现IL-6信号的持续抑制。接受相同剂量和频率的青少年表现出与成人基本一致的获益风险特征。

2020-05-24

Science:新研究表明COVID症状追踪应用程序在应对病毒疫情中大有可为

2020年5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在大数据研究和流行病学方面有专长的科学家联盟开发出一款COVID症状追踪应用程序(App),旨在快速收集信息,帮助应对正在发生的COVID-19大流行病。在美国和美国,有250万多人较早地使用了这款app,这为医生、科学家和政府官员提供了关于COVID-19的宝贵数据,以便更好地抗击病毒疫

2020-05-13

研究以基因组为中心解析北美白垩纪晚期尖角龙化石中的新型微生物谱系

  古生物学研究曾频繁报道,中生代恐龙化石经过约2.5亿年~6500万年仍然出乎意料地保存着胶原蛋白、血管等内源性有机物。但考虑到蛋白质易于降解,且在逾百万年的时间里微生物很多已聚居于骨骼中的孔隙内,所以这些内源性的软组织是否可以残存在中生代化石骨骼中一直备受争议。研究人员对蛋白质不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恐龙化石骨骼中微生物群的基因组多

2020-05-16

PLoS ONE: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成功追踪COVID-19的基因组特性

2020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安大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了29种不同COVID-19 DNA序列的潜在基因组特性。这种新型的数据发现工具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快速且容易地在几分钟内对诸如SARS-CoV-2等致死性病毒进行分类。图片来源:PLOS ON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