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越南发现新物种飞蛙 长蹼足能滑翔()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在越南发现一种新物种飞蛙,澳大利亚博物馆两栖生物学家乔迪-罗利称,2009年我们在越南胡志明市不远处的低地森林中发现一种体型巨大的绿色飞蛙新物种,当时它栖息在一根原木上。

2015-03-26

科学家称未来人类记忆能够“上传和下载”/

科学家表示,未来将上传下载人体大脑的记忆 据国外媒体近日报道,人类的记忆能够像计算机数据一样上传和存储吗,科学家指出,虽然目前无法实现,但相信未来几十年我们能够以这种方法存储记忆,并且能够恢复记忆。这将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神经系统科学的新发现,以及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促进计算机技术和人类大脑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

2015-03-26

科学家制造“数字化大脑”面临着四大障碍/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5月31日,专家小组在纽约召开的世界科学节上讨论了当前制造数字化大脑所面临的科学和技术挑战,以下是他们在讨论中列举的四种技术障碍: 1、大脑并不是计算机 或许科学家能够建造像大脑一样的计算机,但是大脑却很难像计算机一样,人类发展和儿童健康国家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家道格拉斯-菲尔兹(DouglasFields)说:“人类倾向于将大脑与当前最先进的电脑系统进行比较...

2015-03-26

功能医学揭秘猫王便秘死因

便秘也存在致命危险?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个观点。但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存在着。8月16日是猫王逝世35周年的日子。他的前私人医生在他的新书中爆料说,猫王的真实死因其实是慢性便秘,因猫王的结肠是一般人的2倍。 猫王死于慢性便秘 专业人士在对猫王的尸检时发现猫王的结肠长度和直径是一般人的2倍,普通人的结肠长度只有4至5英尺,而他的却足有8至9英尺。

2015-02-13

加州大学研制六腿蟑螂机器人 时速9.72千米/

这种微型机器人的六条腿能够以每秒15次的速度运动,使它达到2.7米每秒的速度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已经研发出一种微型的六腿机器人,这种名为Velociroach的机器人速度超过一只真正的蟑螂,能够达到每秒2.7米的速度(每小时9.72千米)。真正的蟑螂爬行速度通常高达每秒钟1.5米。 这个长度为10厘米的机器人主要是由硬纸板制造而成的,这就使它的重量很轻,大约只有30克。

2015-03-26

百奥赛制备基因敲除大鼠研发成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2013年2月22消息称:日前,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TALEN制备基因敲除大鼠的技术研发成功,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该技术成功敲除大鼠基因的案例之一,在小鼠敲除敲出世界速度之后,在大鼠敲除上将中国生物技术带进世界前列。 对于大鼠将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沈月雷表示非常可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一些正面的对公司有重大意义的影响。

2014-04-11

绘制H7N9禽流感疫情预测

从疫情地区辐射线路看出,人际传播的病毒可以很快传播到 欧洲、北美和亚洲人群 尽管科学家们还不完全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在中国的转播机制,以及它看起来像以散发性人类病例模式传播的原因。但绘制出过去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感染地域性传播中已知因素的风险性,有可能能够提供一些线索。

2015-03-26

新西兰研发成功世界首个弯曲菌“DNA指纹

据新西兰皇家环境科学研究所网站12月11日消息,该所科学家科尼利厄斯(Angela Comelius)率领的食品安全团队,采用分子技术研发出世界首个食源性细菌—弯曲菌的“DNA指纹图”,采用该技术能在数小时内查出致病源,而在过去通常需要3-5天。 弯曲菌病是新西兰最常见的食源性细菌疾病,其特征是腹泻、腹痛、发烧和呕吐等。

2015-03-26

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绘制完成

记者从9月7日召开的“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图绘制完成”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北京大学、美国农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了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的全基因组草图,研究成果以“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的基因组草图”为题目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

2015-03-26

】积极的性爱有益健康

性是美好的,同时对健康也大有好处,无论躯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本次说图带你从压力、免疫系统、睡眠、锻炼、皮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了解性对于人体的好处。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