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发现人记忆T细胞永久保持记忆

两个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颗粒,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2012年3月5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人类免疫系统产生的新记忆并不是以旧记忆消失为代价。

2012-11-18

Nature:揭示皮肤中记忆T细胞阻止病毒感染机制

最近,研究人员在人身体与环境打交道的部分(如皮肤、肺部和胃肠道)发现一类非常重要的被称作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的免疫细胞。然而,这些“常驻” 记忆T细胞如何产生仍是一个谜。为了揭示它们在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记住病原体初次感染和如何阻止再次感染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研究人员一直在广泛地开展研究。

2012-11-18

PNAS:陈永龙等发现转录因子hhex决定腹部胰腺体细胞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永龙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赵晖研究组合作,借助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获得的首个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特异表达的标记基因vpp1,在非洲爪蛙胚胎中发现转录因子hhex决定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的形成。

2012-11-18

CSC:裴端卿等发现VC促体细胞能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尤其是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科学家曾发现维生素C能提高体细胞“变身”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效率。最近,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团队成功发现并破解了维生素C能促进体细胞“变身”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障碍,从而为阐明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2012-11-18

:新技术能测出活体细胞机械性能

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量活体细胞机械性能的技术,该技术能够用来诊断人类疾病并且更好地理解生物过程。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人员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观测三种不同的细胞,来说明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该技术可以研究细胞如何黏着在组织上、细胞如何运动和变形、癌细胞在转移时如何进化以及细胞如何应对机械刺激。

2012-11-18

夏建川:免疫体细胞治疗规范已向国家卫计委提交

作为国内免疫治疗的权威专家,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体细胞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夏建川教授日前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接受了生物谷的采访

2015-03-26

Cell Reports:人工合成Oct4更加有效地维持干细胞和重编程体细胞

科学家通过放大一种必需的蛋白质Oct4产生的效应而发现一种更加有效地产生和维持干细胞的方法。 来自丹麦、苏格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创建出一种蛋白Oct4的人工合成版本,当用它们操纵诸如皮肤细胞之类的成体细胞(adult cell)时,这些细胞随后能够逆转为一种更早的类似胚胎的状态。这些发生逆转的细胞有潜力变成体内任何细胞。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

2012-11-18

Science:研究表明少数脑细胞储存长期记忆

台湾当局科技事务主管部门2月13日在台北举行记者会,宣布新竹清华大学教授江安世带领的跨领域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努力,发现长期记忆形成所需的新生蛋白质,仅产生于大脑中少数几个神经细胞内。这项研究成果以长篇完整论文的方式,发表在本月10日出版的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

2012-11-18

夏建川: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前景光明

4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开幕。

2015-03-26

Nature:科学家利用细胞重组技术将成年小鼠机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分裂期间两个胚胎的细胞质成功地将成年小鼠的机体细胞转化成了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对于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进行再生医学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