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所开发AAV介导的碱基编辑疗法,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表型,校正效率高达49%
“研究结果最终将为人体试验的剂量外推提供依据。此外,使用光感受器特异性启动子,例如 RHO,可以通过限制视杆细胞中 BE 的表达来增强治疗的安全性和功效。”
Science:西湖大学李晓波团队发现海洋光合作用关键色素合成酶
下一步,李小波团队将致力于解析硅藻含叶绿素c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生物合成所需的全部基因,并将试图在其他光合生物中重构该复合体,以拓宽该底盘生物的捕光光谱。
《自然•通讯》发表缪小平/田剑波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进一步地,研究者利用该模型系统绘制出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增强子-目标基因映射图谱,高通量鉴定出超过34,130个增强子-基因调控对,涉及15,121个增强子元件和12,351个目标基因。
Nature子刊:苑辉卿/初波团队发现FSP1调控CoQ10抵抗铁死亡的生化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铁死亡抑制因子FSP1的一种抑制剂——icFSP1,icFSP1表现出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触发FSP1的相分离来促进癌细胞铁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丹酚酸B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视网膜缺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显著病理特征包括淀粉样蛋白(Aβ,Aβ)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NFT),导致神经元丢失和突触连接改变。
研究揭示脑脊液IL-10与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关系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张美芬教授团队在《美国眼科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中科院1区)上发表题为“Cerebrospina
研究揭示白僵菌合成β-卡波林糖苷的进化与代谢机制
不同原核及真核生物能够合成结构多样的β-卡波林生物碱,分别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或医药价值。真菌来源的β-卡波林生物碱多有报道,但合成机理鲜有解析。
发现驱动垃圾食品饮食的神经元,或带来更好的减肥方式,研究领导者李波教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李波教授表示,实验室目前正在探索操纵触发“享乐性饮食”神经元的方法,下一步将绘制出这些神经元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做出反应,了解是什么让它们如此敏感,也希望这项研究会带来有效的肥胖治疗新策略。
PNAS:新方法成功地将视网膜中休眠的米勒胶质细胞直接转化为视网膜神经元,有望开发出恢复视力的再生疗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患有退行性视网膜疾病(degenerative retinal disease)的患者恢复视力带来了新希望。他们发现在视网膜中休眠的细胞---神经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