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勃林格殷格翰启动一项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药物的IIa期研究

-该病是导致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之外第二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也是勃林格殷格翰对从Pharmaxi公司获取的BI 1467335启动的第二项适应症研究。-- Pharmaxis将在此第二个适应症IIa期研究阶段中首个患者服药后获得1000万欧元的阶段性付款。-- 勃林格殷格翰全面的心血管代谢研究战略覆盖肥胖等危险因素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

2017-09-13

视网膜动脉栓塞会伴随心血管与肾脏患病风险的升高

2017年9月2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一篇发表在《JAMA Ophthalmology》杂志上的文章,视网膜动脉栓塞往往伴随着其他一向常规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例如中风、慢性肾病等等。来自新加坡眼科研究所的Ning Cheung博士等人对同时时期内亚洲地区多种族的人群进行了视网膜动脉书栓塞相关风险因子以及流行因素方面的检测。样本来源包括华人、马来西亚人以及印度人,总量为10033人,平均

2017-09-02

强生Tracleer(生坦)32mg分散片获美国FDA批准,成首个儿科肺动脉高压(PAH)治疗药物

 2017年9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医药巨头强生(JNJ)旗下罕见病药物开发公司Actelion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Tracleer(bosentan,波生坦)一款新的32mg分散片,用于3岁及以上特发性或先天性肺动脉高压(PAH)儿科患者,改善肺血管阻力(PVR),而这预计将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此次批准,使Tracleer成为美国市场中首个获

2017-09-07

成功在体内再生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细胞

图片来自Tom Reh lab/UW Medicine。2017年8月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再生成年小鼠的视网膜细胞。这一发现为人们有朝一日修复创伤、青光眼和其他眼睛疾病导致的视网膜损伤铺平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2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imulation of functional neuronal

2017-08-01

Nat Commun:利用CRISPR-Cas9阻止视网膜中的血管生成,有望治疗多种眼部疾病

图片来自Thomas Splettstoesser (Wikipedia, CC BY-SA 4.0)2017年7月27日/生物谷BIOON/---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导致视力丧失和失明,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

2017-07-27

廖新:新医改下的医生和医院关系 未来或现平台型医院

平台医院是什么概念?“博客厅长”廖新波就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发展模式和医院与医生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廖新波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现兼任中山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和兼职导师,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发起人。廖新波在任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期间,分管医院管理、医疗改革、医疗政策、外事管理、卫生监督等工作。同时笔耕不辍,着有多篇有影响力的医改分析文章,是著名的“博客厅长”。近日,廖新波作了《新医改下的平台医院与医

2017-07-16

:细胞衰老与人类视网膜微动脉瘤形成相关

细胞衰老与老年人视网膜中形成微型动脉瘤形成相关。

2017-06-17

Nature子刊揭示视网膜在视觉信号加工过程中的新作用!

2017年6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昆士兰大学(UQ)的研究人员成功揭示了人眼如何计算移动物体移动方向的秘密。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子记录技术,UQ 昆士兰脑科学研究所(QBI)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眼睛视网膜中的神经细胞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分。Stephen Williams教授解释说神经细胞的树突(神经元上负责传导电信号的分支)在图像解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视网膜并不仅仅是

2017-06-10

立维击退Effient:理性药物设计任重道远

三共制药在捷克召开的ESOC年会上公布了其血小板抑制剂Effient(普拉格雷)在一个叫做PRASTRO-I的中风三期临床结果。这个试验招募3474日本中风病人,比较使用96周Effient(3.5毫克)与波立维(氯毗格雷,75毫克)对中风、心梗、心脏病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影响。结果3.9%使用Effient病人发生终点事件,3.7%使用波立维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但因置信区间过大(0.76-1.44)

2017-06-04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海生科院在视网膜干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采用基于彩虹鱼克隆分析,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视网膜干细胞在视网膜睫状边缘区的准确定位;同时在边缘区中发现一类目前尚未报道的静息态细胞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