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Cell:临床试验表明齐替尼有望治疗EGFR外显子20发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基于这些结果,一些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评估波齐替尼治疗EGFR外显子20发生方向23突变的NSCLC的大型国际队列,并测试替代剂量策略以减少毒副作用,同时保持疗效。

2022-07-21

Nat Commun:揭示自然界中阿卡糖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

作为一种重要的2型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Acarbose)由拜耳公司开发,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市场上销售。阿卡波糖来自土壤中的细菌,但直到现在它的生物合成途径还不为人所知。

2022-07-05

VEGFA靶向miR-agshRNAs在视网膜基因治疗中的有效性、特异性和安全性

RNA干扰(RNAi)是一种强大的机制,它通过小分子调控RNA和靶mRNA之间的互补碱基配对,对选定的靶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基于RNAi的疗法的使用,包括启动子驱动的短发夹RNA(ShRNAs)。

2022-04-22

Nat Commun:一次性碱基编辑有望持久治疗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碱基编辑可能为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患者---特别是莱伯先天性黑朦(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患者---提

2022-04-10

许锦未来论坛分享:AI蛋白质预测及设计未来有哪些想象空间?

AI正在推动智能生命科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2022-04-22

AI蛋白质折叠奠基人许锦创立分子之心,产学研一体

近日,A I蛋白质设计平台公司“分子之心(MoleculeMind)”宣布,公司已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百度风投、生命园创投基金、芯航资本、未来启创等跟投。

2022-04-18

全球“AI蛋白质第一人”许锦归国加入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室

3月23日,美国芝加哥丰田计算技术研究所教授许锦波在“AI科技年会”上的演讲中宣布归国加入国家级实验室,并分享了AI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沿革与最新进展。

2022-03-24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视网膜年龄差距或可预测寿命长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殊不知还可以通过眼睛洞悉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死亡风险。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最近发表在眼科领域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JO; IF=4.638,JCR分区Q1)上,题为“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

2022-02-03

PLoS Biol:科学家在三种不同的神经中揭示嗅觉处理的过程

2022年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神经元振荡的研究对视觉、听觉和机体感觉机制的理解非常重要,然而,科学家们对人类嗅觉系统的研究往往相对滞后,因此,科学家们对人类嗅觉系统的电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刺激所驱动的高频振荡是否在气味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题为“Smell-i

2022-02-09

Sleep :睡眠纺锤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睡眠纺锤波,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量发生的大脑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关。可以通过在头皮上放置非侵入性电极的脑电图(EECs)进行评估。睡眠纺锤波被认为是一种“指纹”,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在夜间趋于一致。但目前对于确定哪些睡眠纺锤波参数是重要的还没有共识。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负担上升,迫切需要一种敏感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