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利用干细胞有望治疗视网膜病变

2017年9月30日/生物谷BIOON/---几年来,人们不断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病变。基于此,小编进行过一番梳理,以飨读者。1.JCB:上海生科院在视网膜干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doi:10.1083/jcb.201611057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

2017-09-30

胶质母细胞疫苗SurVaxM喜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2017年8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美国FDA正式授予SurVaxM疫苗"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该疫苗主要通过靶向拮抗肿瘤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控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药物治疗敏感性。该疫苗由罗斯威尔公园癌症研究所(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的神经外科副教授Michael Ciesielski和神经外科主任Robe

2017-08-14

华人科学家首次利用靶向CD70的CAR-T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致命脑癌又多了一个选择

众所周知,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致命脑癌,美国癌症协会估计,55岁以上恶性胶质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有4%。患者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少于15个月。(注:麦凯恩已经81岁了)因此,研究人员也一直在探寻新的治疗方式。近日,发表在《Neuro-onc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期刊上的两篇论文表明,佛罗

2017-08-20

成功在体内再生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细胞

图片来自Tom Reh lab/UW Medicine。2017年8月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再生成年小鼠的视网膜细胞。这一发现为人们有朝一日修复创伤、青光眼和其他眼睛疾病导致的视网膜损伤铺平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2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imulation of functional neuronal

2017-08-01

CAR-T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首次成功穿越血脑屏障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I期临床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在首个人体临床研究中成功跨越血脑屏障到达脑部肿瘤,安全性良好,同时降低了GBM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III型突变体(EGFRvIII)的表达水平。该研究同时发现,EGFRvIII在患者间的表达差异很大。另外肿瘤针对CAR-T细胞输注表现出了积极的免疫抑制变化,这些因素可能代表着C

2017-07-21

细胞衰老与人类视网膜微动脉形成相关

细胞衰老与老年人视网膜中形成微型动脉瘤形成相关。

2017-06-17

【三军大Nature子刊】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狼狈为奸”,促进胶质母细胞生长

肿瘤干细胞(CSC)及其诊疗意义是肿瘤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和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SC是肿瘤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关键细胞。CSC如何产生和维持?肿瘤内免疫细胞为何不能有效阻抑CSC的恶性行为?围绕CSC(“种子”)与免疫微环境(“土壤”)的相互作用和治疗学意义这一科学问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卞修武教授带领“肿瘤干细胞研究”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从1997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

2017-06-13

欧盟批准高风险神经母细胞唯一免疫疗法

5 月 9 日,英国 EUSA 制药公司表示,欧盟委员会(EC)就公司用于 12 个月及以上年龄的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治疗的人鼠嵌合抗体 ch14.18/CHO(该药通用名称为 Dinutuximab beta)做出了批准上市的决定。本次药物的批准使 Dinutuximab beta 成为欧洲地区唯一获批的、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用于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免疫疗法。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实体瘤患者中

2017-05-19

科学家开发出首个球形核酸药物 能够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靶向作用胶质母细胞

2017年5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球形核酸开发出了首个能够用于人类机体全身性治疗的药物,目前这种球形核酸药物已经获得FDA批准,并且作为一种试验性新药正在处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临床试验中。这种新药能够跨越血脑屏障直接进入动物模型大脑的肿瘤患处,在肿瘤位点该药物能够关闭关键的促癌基因的表达,目前正在进行的0期临床试验就在调查该药物是

2017-05-23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海生科院在视网膜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采用基于彩虹鱼克隆分析,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视网膜干细胞在视网膜睫状边缘区的准确定位;同时在边缘区中发现一类目前尚未报道的静息态细胞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