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Psychiatry:自闭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发育异常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婴儿不会突然一下子就出现自闭症症状,而是在婴儿慢慢生长过程中缓慢表现出来的。
Arch Ophthalmol:ω- 3减缓视网膜色素变性进展
一篇发表在JAMA/Archives期刊之一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上的报道,揭示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成年人服用VitA补充剂4至6年后,距离和视网膜视力年下降率缓慢,因服用富ω- 3脂肪酸的饮食。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视网膜受损伤的眼疾。全世界大约2百万人(约1/4000)受这种典型的引起夜盲的疾病影响。
PLoS ONE:身体异常或暗示精神分裂症胎儿发育中断
轻微身体异常(MPAs)是发育偏差的轻微症状。已有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患者中,MPAs频率有所升高。这些颅面部地区及四肢的较小形态异常在胎儿发育期间出现,并标志着精神分裂症的危险信号。大量实验证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比控制组被试身上更多地发现MPAs,并且,MPAs可能指示出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的内在表型。
FDA授予拜耳Eylea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望成为首个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药物
Eylea有望成为首个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治疗药物,上月Eylea获FDA和欧盟批准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该药的第3个适应症。
:利用人类血细胞构建出初始视网膜结构
对人血细胞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培养72天后形成初始视网膜结构:这种结构含有一些特化细胞,如它的外层和内层分别存在着光受体细胞(红色)和神经节细胞(绿色),而位于中层的每个细胞核用蓝色表示。这些细胞层类似于人类眼球正常发育时形成的多层结构。
Genet Med:妊娠期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第13与18号染色体异常
一个新的基于DNA的产前血液测试,这个测试可以鉴定唐氏综合征妊娠,它也能鉴定另外2个染色体异常:18号染色体三体(爱德华兹综合征)和13号染色体三体(巴陶氏症)。此测试可以提供早至10周妊娠妇女的所有这三个缺陷,该妇女已被确定为这些异常的高风险性。 这些是国际上多中心研究的结果,已在线发表在二月二日期刊《医学遗传学》(Genetics in Medicine)上。
Diabetes:糖尿病患者肠道“品尝”甜味食物的机制异常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当我们谈论“甜味食物”时,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我们的舌头能“品尝”到甜味食物,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人体中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甜味受体。Adelaide大学神经肠研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Richard Young博士称,味蕾并不是“品尝”到甜味食物的唯一部位,身体其他部位如肠道也检测甜味。
美科学家称濒死体验是异常脑电波活动所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人认为他们能够看到来世的情景,还有人声称自己的灵魂离开身体漂浮在空中,观看医护人员正在抢救自己。事实上,濒死体验并不神奇,目前,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这并非是人们看到自己的来生,所谓的濒死体验只是心脏骤停时异常脑电波活动。 美国科学家在一项老鼠实验中发现,垂死老鼠的异常脑电波活动将解释“濒死体验”的神秘成因。
J Neurosci:特殊的基因调节子对成年人的视力及视网膜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2013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清晰的图片,其可以揭示哺乳动物视觉系统的发育过程,这对于揭示人类视网膜疾病的起源及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
BJC:乳腺癌细胞异常分裂的分子机制
2014年10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在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图尔库的奥斯陆大学的大学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分子水平机制,可以部分解释癌细胞的生长增加。这项研究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英国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