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德国科学家发现,两种血检模型可从胰腺病变人群中精准排除没患胰腺癌的人,性能优于CA19-9

该研究验证了,在PDAC高危人群中,两种基于血浆代谢物特征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在排除PDAC的诊断性能方面显著优于CA19-9。

2025-05-26

科学家发现,大豆皂苷的肠菌代谢物会增加药物代谢酶表达,致PI3K抑制剂过快代谢

CYP3A催化C-羟基化反应,此前都认为这一过程不是alpelisib的主要清除途径,但是研究者在食蟹猴中的药代动实验发现结论正相反,看来之前的观点要更新了。

2025-05-22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外周神经系统竟然也有大脑专属的小胶质细胞,而且与外周神经元胞体大小有关

,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人体外周神经系统中存在小胶质细胞。对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和相关疾病发生等科研问题,外周小胶质细胞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

2025-04-11

科学家开发工程菌作为鼻腔给药载体,可将药物直送大脑,或为肥胖/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疗法

研究表明,让植物乳杆菌WCFS1分泌瘦素并通过鼻腔给药,为肥胖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新方向。

2025-03-01

中法科学家发现,肠道低剂量辐射可以影响肠菌结构和代谢,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

SABR试验(NCT02992912)是一项国际多中心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联合抗PD-L1抗体MPDL3280A治疗转移性癌症患者的疗效。

2025-03-28

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分析英国生物库中412234名参与者的数据,其中11190名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相对其他人出现DNMT3A R882驱动的CH的风险降低了51%。

2025-04-19

科学家发现,肺部的高水平天冬氨酸能让癌细胞变得更强、更具侵袭性

肺部环境还能让转移来的癌细胞变得更强、更具侵袭性。关键则在于一种我们都很熟悉的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ate)。

2025-01-06

中国科学家证实,去工业化饮食可“温养”肠菌,显著改善心脏代谢健康

研究者发现,恢复性饮食让参与者在摄入能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体重减轻了,血浆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7%,空腹血糖降低6%,C反应蛋白(CRP)降低14%。

2025-01-26

科学家发现一种高分子量tau蛋白,可独立于Aβ特异性破坏海马神经元爆发放电,或是认知下降的关键原因

tau蛋白能够选择性削弱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爆发放电,这是支持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基本细胞机制。另外,神经元的爆发放电被抑制与CaV2.3钙通道表达降低同时发生,后者是爆发放电所必需的。

2025-05-02

两篇Nat Med:科学家识别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和其它研究中超过3.6万名参与者的数据,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MASLD。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