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表观遗传、遗传及阻燃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被遗传改造成容易出现自闭症样行为的小鼠接触到一种常见阻燃剂之后,它们的生育力更低,与正常的未接触这种阻燃剂的小鼠相比,它们的后代更小、更不合群,而且表现出了学习和长期记忆方面的明显缺陷。这些科研人员说该研究是首个把遗传、表观遗传以及接触阻燃剂化学物质联系起来的研究。
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Cell撰文系统总结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密码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的生命科学期刊《Cell》上发表题为"SnapShot: Histone Modifications"的论文,系统、精炼地总结归纳了18类共四百多个组蛋白密码。其中,赵英明教授课题组率先发现其中一
Nature:为你揭开DNA甲基化及表观遗传学的千古之谜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沿着基因组设置表观遗传学标记的决定子,研究者表示,基因活性和DNA序列对表观遗传标记的调节作用远比我们之前认识的要重要,基因表达可以通过表观遗传标记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
Nature Communications:甲基化测序捕捉三阴性乳腺癌表观遗传特性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将乳腺癌患者机体的乳腺癌甲基化组同健康个体进行比较从而绘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组图谱,其可以帮助揭示DNA如何被甲基化基团进行修饰,即DNA的甲基化过程。
遗传发育所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PNAS,2006),并初步分析失活的B染色体着丝粒具有不分离(nondisjunction)的功能(Plant Cell,2007a)。
Anesthesiology:表观遗传——控制急性和慢性痛的关键
2013年10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表在Anesthesiology杂志上的文章称,科学家发现表观遗传能够控制关键痛觉受体,与手术后切口疼痛相关。该研究揭示了调控脊椎疼痛的新机制。 斯坦福大学麻醉学教授David J. Clark博士称,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术后疼痛的机制,所以没有好方法控制该术后疼痛。我们知道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能够调控很多细胞学过程,产生不同的效果。
Nature medicine:骨质疏松,表观遗传研究有进展
近日,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在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调节骨代谢与骨细胞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届发育和疾病表观遗传学上海国际研讨会开幕
【生物谷BIOONNEWS 上海讯】4月19日上午8时30分,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以朱景德教授和贺林教授为主要组织者的“第三届发育和疾病表观遗传学上海国际研讨会/亚洲表观遗传组学联盟第七届年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明道楼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会议以“发育和疾病表观遗传学”为主题,旨在增进亚洲范围内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