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鱼类中温度与性别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2月2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一项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海洋科学研究所领导、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研究,发现了鱼类中温度和性腺性别之间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雌鱼中,高温会增加性腺芳香酶启动子的DNA甲基化。 环境温度对性别决定有影响。有些物种,如大西洋银边鱼,其性别决定主要取决于温度。
Plos one:血液干细胞无遗传学修饰扩增的新方法
2014年8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一队来自罗拉多学院大学的科学家报告了他们的突破性的发现,即可以扩大生成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干细胞的新技术方法。这些发现可能不知影响癌症治疗,还对包括先天性免疫和代谢疾病和
PNAS:曹晓风等表观遗传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段自身能够插入到基因组上的DNA片段,上世纪4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转座子广泛存在。转座子随机插入到重要基
小鼠表观遗传、遗传及阻燃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被遗传改造成容易出现自闭症样行为的小鼠接触到一种常见阻燃剂之后,它们的生育力更低,与正常的未接触这种阻燃剂的小鼠相比,它们的后代更小、更不合群,而且表现出了学习和长期记忆方面的明显缺陷。这些科研人员说该研究是首个把遗传、表观遗传以及接触阻燃剂化学物质联系起来的研究。
Nature:揭示调控细胞命运的表观遗传模式
干细胞(顶部)和神经元前体细胞(底部)表观遗传模式存在显著差别 2011年12月15日,瑞士巴塞尔Friedrich Miescher生物医学研究所和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科学家们在《自然》期刊上发表关于调控细胞命运方面激动人心的新研究结果。他们鉴定出新的表观遗传模式,这些模式是由转录因子动态产生的,而且还是依赖于细胞类型和发育阶段。
NCB & PNAS:何川、蒋华良等表观遗传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课题组合作,针对胸腺嘧啶DNA糖苷化酶及细菌转录因子AgrA在表观遗传与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研究论文分别于2012年2月及2012年5月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PNAS上。
EMBO.R:北京生科所解析表观遗传学
2011年11月4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朱冰实验室在EMBO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del for mitotic inheritance of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的文章,报道了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重建和保持的机制。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参与多种以染色质为模板的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新装配入染色质的组蛋白几乎不带有甲基化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