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偏头痛儿童的症状
据12月25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罹患慢性偏头痛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与头痛教育相比,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会大幅减轻头痛频率以及偏头痛相关性能力丧失。
Cell:张壮荣等发现减缓脑性退化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刊登了国立清华大学张壮荣助理教授与美国史丹福大学Stanley N. Cohen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陈仪庄教授等的合作研究成果“Spt4 Is Selectively Required for Transcription of Extended Trinucleotide Repeats,”,文章中,研究者找到了减缓脑性退化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自杀行为存在遗传关系
加拿大多伦多成瘾与精神健康中心的一项新的研究,为一种特殊基因与自杀行为有关找到了的证据,增加了我们对诸多自杀复杂原因的认识。这项研究将来有可能会帮助医生通过该基因预防自杀。过去研究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看作是与自杀行为有关的基因。BDNF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
Physiol Behav:体力活动或许能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退化
近日,一项刊登在Physiology & Behavior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与那些不怎么喜欢运动的老年人相比,经常进行体力活动的老年人的大脑认知功能减不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 虽然研究前期研究表明了体力活动的增加能提高人包括动物体内的有氧代谢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但还不知道是体内有氧代谢水平的提高还是参与体力活动时的娱乐心情增高了我们大脑的认知能力。
法国反垄断机构调查罗氏诺华涉嫌垄断行为
继上周遭意大利反垄断监管机构罚款2.5亿美元,本周法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也已介入调查罗氏和诺华涉嫌勾结阻止分销安维汀(Avastin)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事件。
PNAS:揭示机体常见酶类PP1的特殊行为机制
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名为PP1酶类的特殊行为,该酶类参与了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癌症;PP1在细胞中可以扮演分子通道的角色,其在机体随处可见,由于其普遍性,因此其并不能作为药物的靶点来进行开发。
上海生科院揭示长寿不一定延缓动物行为退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不同长寿模型差异性调控老年线虫五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行为退化》的研究论文。
Science:揭示动物机体微生物群落和其行为的内在关联
2012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揭示了动物机体微生物群落和动物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这项研究由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进行。研究者表示动物的行为在其机体微生物群落的建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建立,那么微生物组就会在很多方面反过来影响动物的行为,这也就是这篇文章重点关注的。